方劑組成解釋
承澤丸中加入辛夷花,主要基於其通竅開竅的功效。辛夷花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的作用。承澤丸用於治療鼻淵、鼻塞、頭痛等症,而辛夷花能有效疏通鼻腔、改善鼻塞,同時也能散寒解表,緩解頭痛,故而被納入方劑之中,協同其他藥物發揮更佳的療效。
承澤丸中含有澤蘭,主要因為其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化瘀: 澤蘭性味辛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因氣血瘀阻導致的疼痛及腫脹,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有顯著效果。
- 清熱解毒: 澤蘭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滯所致的發熱、咽痛、口渴等症。在承澤丸中,澤蘭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達到治療目的。
承澤丸中含有藁本,主要源於其疏風解表、止痛的功效。
藁本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疏散風寒、止痛功效,尤其擅長治療風寒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承澤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塞、流涕、肢體痠痛等症,而藁本的疏風解表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承澤丸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産」,屬古代婦科範疇。「下焦三十六疾」泛指婦人下腹部及生殖系統諸病,如經帶、癥瘕、胞宮虛寒等所致之不孕或難孕。全方側重活血通絡、散結溫宮,推測其所治不孕可能與衝任瘀阻、胞宮寒凝相關,需化瘀通絡以調經種子。
組成藥物邏輯與治療原理
梅核仁(或指烏梅核仁)
- 古用烏梅入肝脾,酸斂生津,而核仁或取其「破結」之性,類桃仁、杏仁之效,助活血散瘀。
辛夷
- 辛溫香散,傳統歸肺胃經,然其辛散之性可助開鬱通竅,間接疏通下焦氣滯,或與婦人鼻病(如鼻窒)兼夾下焦病者相應。
葛上亭長(芫青科蟲類)
- 蟲藥搜剔,具破血消癥之功,專攻「腹中堅癖積聚」,針對瘀血成癥之重症。去此藥則示證輕,改通草淡滲利濕,通導三焦。
澤蘭子
- 澤蘭傳統活血調經、利水消腫,其子或有類似功效,兼能補益肝腎,針對衝任瘀滯兼虛者。
溲疏
- 古用為利尿清熱藥,性涼,可制他藥溫燥,且有「通利九竅」之說,助下焦濕熱從小便而解。
藁本
- 辛溫升散,歸膀胱經,能散風寒濕邪,或藉其「上行巔頂,下達胞宮」之性,引藥入下焦,兼散寒濕。
配伍邏輯
全方以「通散」為主軸:
- 蟲類(亭長) + 核仁:破血攻積,針對瘀阻癥瘕。
- 辛夷 + 藁本:辛香透達,開鬱散寒,兼引藥下行。
- 澤蘭 + 溲疏:活血利水,調衝任而消濕滯。
- 蜜丸緩攻:峻藥緩圖,減蟲類毒性,適合婦人久病漸調。
推測治療原理
此方可能通過「活血通絡、散寒除濕」改善胞宮環境:
- 蟲類與核仁破除瘀血積滯,緩解胞脈阻塞。
- 辛散藥物(辛夷、藁本)提振陽氣,散下焦寒濕。
- 澤蘭、溲疏調和血水,利濕而不傷正。
適用於「瘀血內阻、寒濕凝滯」型不孕,見經色暗紫、少腹冷痛拒按者。去亭長則轉為輕症或偏濕滯者,以通草代之以淡滲利濕。
傳統服藥法
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長7枚,澤蘭子5合,溲疏2兩,藁本1兩。
若腹中無堅癖積聚者,去亭長,加通草1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
食前服如大豆2丸,日3次,不知稍增。惡甘者,和藥先以苦酒搜散,乃納少蜜和為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女性不孕症
相同名稱方劑
承澤丸, 出處:《千金》卷二。 組成:梅核仁1升,辛夷1升,葛上亭長7枚,澤蘭子5合,溲疏2兩,藁本1兩。 主治:婦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絕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