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隔紙膏

MI CHUAN GE ZH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7.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6%
脾經 16%
大腸經 9%
腎經 9%
膽經 5%
心包經 5%
肺經 5%
胃經 5%
小腸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祕傳隔紙膏中加入松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增強粘性與滲透力: 松香具有良好的粘性,有助於膏藥牢固地貼附於患處,並延緩藥物揮發。同時,松香能促進藥物滲透至皮膚深層,更有效地發揮藥效。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中醫認為松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將其加入膏藥中,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祕傳隔紙膏中加入樟腦,主要原因如下:

  1. 消炎止痛: 樟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疼痛。
  2. 活血化瘀: 樟腦能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有助於舒緩筋骨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此外,樟腦的揮發性也能使藥膏快速滲透肌膚,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祕傳隔紙膏」中加入龍骨,其作用主要為:

  1. 鎮靜安神: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可緩解因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所引發的疼痛或不適。
  2. 收斂止痛:龍骨具有收斂止痛之功效,可有效控制疼痛區域的擴散,並減輕局部炎症反應,達到緩解疼痛的效果。

因此,龍骨的加入不僅能安神鎮痛,更能有效控制疼痛區域的擴散,進一步提升「祕傳隔紙膏」的治療效果。

秘傳隔紙膏作為一種傳統中醫藥方,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變,如濕疹、瘡癤等。其組成成分複雜且精妙,其中輕粉(Hg2Cl2)是一味重要的藥材。輕粉在中醫裡具有殺蟲解毒、去腐生肌的作用,能有效改善膿腫、潰爛等症狀。然而,輕粉主要成分為汞化合物,使用時必須十分謹慎,因為汞是一種有毒金屬,過量使用或長期接觸可能導致中毒反應,對肝腎功能造成損害。

因此,在配製秘傳隔紙膏時,輕粉的用量需嚴格控制,並由經驗豐富的中醫師指導使用,避免自行增減劑量。此外,對於汞敏感或有特殊疾病的人群,則應考慮尋找替代藥物,以確保治療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總之,輕粉在秘傳隔紙膏中的應用,雖能發揮良好的療效,但亦需兼顧其潛在風險,確保患者健康安全。

祕傳隔紙膏中包含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1. 疏風散寒、止痛消腫: 白芷性溫,味辛,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消腫的功效。隔紙膏常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疼痛腫脹,白芷能有效驅散寒邪,緩解疼痛,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2. 活血化瘀、止癢生肌: 白芷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止癢生肌的功效。隔紙膏多用於皮膚病,白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減輕瘙癢症狀,幫助皮膚恢復健康狀態。

祕傳隔紙膏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作用: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川芎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功效。隔紙膏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等症狀,川芎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通經活絡,改善局部循環: 川芎還具有通經活絡之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藥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隔紙膏往往需要透過皮膚吸收才能發揮作用,川芎的通經活絡作用有助於藥物更有效地滲透至病竈部位。

主治功效


祕傳隔紙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多部醫籍記載,祕傳隔紙膏主要用於治療臁瘡久治不癒者。臁瘡,即現代醫學所稱的慢性潰瘍,多因外傷感染、氣血瘀滯等因素引起,久治不癒者則病情纏綿,甚為痛苦。祕傳隔紙膏正是針對此類頑固性臁瘡而設,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方劑中包含川芎、白芷兩味藥物。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瘀滯,從而減輕腫脹疼痛;白芷則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止痛的作用,可以清除瘀血中的熱毒,進一步消腫止痛。

二、殺菌解毒,生肌斂瘡: 方中車前子(或車粉,古方記載略有差異,推測為同類藥材)具有消癬解毒、拔毒生肌的功效,能夠殺滅傷口中的細菌和病毒,清除腐肉,促進傷口癒合;松香則具有固皮止癢、活血生肌的作用,其樹脂成分可保護傷口,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癒合過程;龍骨具有安神定志、斂瘡止血的功效,能穩定患者情緒,避免因精神因素影響傷口癒合。

三、燥濕收斂,固護創面: 方劑中樟腦具有散寒止痛、燥濕的功效,可以改善局部潮濕環境,抑制細菌滋生,防止感染加重。 而松香的黏性則能保護創面,防止外邪侵襲。部分古方記載中加入了炒過的谷丹(可能是指煅石膏或類似藥物),也具備一定的收斂、消腫作用。

四、針對病程久遠的特殊處理: 古方中提到,若臁瘡久治不癒,可加用白芷、川芎、海螵蛸(或螵蛸)。這反映了醫生根據病情發展調整方劑的智慧。海螵蛸(烏賊骨)具有收斂止血、固精縮尿的作用,對於久不癒合、滲液較多的臁瘡尤為適宜,進一步促進創面癒合。

總而言之,祕傳隔紙膏通過活血化瘀、殺菌解毒、生肌斂瘡、燥濕收斂等多重機制,綜合作用於慢性臁瘡,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其藥物配伍精妙,針對性強,體現了古代中醫治療慢性潰瘍的豐富經驗。 方中所用藥材,多具有較強的殺菌、消腫、生肌作用,配合外敷的膏藥形式,能有效作用於患處,促進傷口癒合。 但需注意,此方劑為古方,應用時應諮詢專業中醫師,根據個人病情進行調整。

傳統服藥法


老松香、樟腦、谷丹(炒)、水龍骨(即舊船石灰)、輕粉(不愈加)、白芷、川芎、螵蛸。
上為細末,溶化松香,少加清油和之,以油紙隨瘡大小糊袋盛藥夾之。
用水洗瘡,縛在瘡口上,2日定,4日1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隔紙膏, 出處:《瑞竹堂方》卷五。 組成:老松香、樟腦、谷丹(炒)、水龍骨(即舊船石灰)、輕粉(不癒加)、白芷、川芎、螵蛸。 主治:臁瘡,年月深久不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