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視散

徹視散

CHE SH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0.2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膀胱經 33%
胃經 33%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徹視散中加入蔓荊子,主要基於其清熱明目的功效。蔓荊子味辛、性微寒,入肝經,具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止痛止癢的功效。

其疏風散熱可清熱解表,對於因風熱上攻導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而其清肝明目則可滋養肝腎,改善視力,對於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下降、眼疲勞等症狀亦有一定療效。因此,蔓荊子在徹視散中起到清熱明目、改善視力的作用,有助於提高視力、改善眼部不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徹視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虛勞眼暗:此方主治因長期虛勞(過度勞累、氣血虧虛)導致的視力模糊、眼睛功能減退。古代醫家認為,「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或腎精虧虛(常見於虛勞患者)會使目失所養,進而出現視物昏花、乾澀等症狀。徹視散以「明目長生」為核心,旨在通過補益肝腎、調和氣血來改善視力。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蔓菁花(三月三日採,陰乾)

  • 藥性推測:蔓菁(即蕪菁)的花,古代認為其性味可能偏甘平或微寒,因蕪菁根莖具清熱解毒、利水消脹之效,其花或兼有輕揚上行、濡養頭目之性。
  • 採製時機:三月三日(上巳節)採收,此時陽氣初升,花朵得春生之氣,符合中醫「天人相應」理論,取其升發之性以助明目。陰乾則保留藥性,避免燥烈。
  • 作用機制
    • 補肝養血:可能通過滋養肝血(「以花養花」之象,同氣相求)改善目澀。
    • 升清利竅:花性輕浮,可引藥性上行頭目,疏通眼部氣機。

2. 井花水送服

  • 井花水即清晨初汲的井水,其性沉靜清澈,古人認為能「通神明、清心火」,助藥力直達下焦(補腎)或上承於目(養竅),與蔓菁花的升清作用相輔相成。

全方配伍邏輯

此方簡而專一,體現古代「單方驗方」思維:

  • 補虛與通路並重:蔓菁花補肝腎之虛,井花水為引經載體,形成「補而不滯」的循環。
  • 天時與藥性相合:採藥時間、製法均強調自然節律,強化「生發明目」之效,契合虛勞患者需緩補、久服的原則。

後世或可延伸應用於慢性眼疾(如早期白內障、視力疲勞),然需結合具體體質辨證。

傳統服藥法


蔓菁花(3月3日(扌採),陰乾)。
長生明目。
上為散。
每服方寸匕,空心井花水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徹視散, 出處:《千金》卷六。 組成:蔓菁花(3月3日[扌採],陰乾)。 主治:長生明目。主治:虛勞眼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