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黑醜丸」方劑中加入「黑牽牛」的用意,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 瀉下通便:黑牽牛性寒,味苦,具有強力瀉下作用,可通便排毒,對於積滯腹脹、便祕等症狀有顯著療效。此藥性可幫助清除體內宿便,改善腸胃功能,有助於改善面容。
- 祛風解毒:黑牽牛亦有祛風解毒之效,可治療風濕痹痛、皮膚濕疹等症。對於因體內毒素堆積而導致的面部色素沉著、暗瘡等問題,黑牽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黑醜丸」中加入黑牽牛,旨在通過其瀉下通便、祛風解毒的藥性,改善腸胃功能,清除體內毒素,從而達到改善面容、美白祛斑的效果。然而,黑牽牛藥性猛烈,需謹慎使用,並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黑醜丸的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腰痛」,當屬氣滯血瘀或寒濕阻絡所致。古代醫家認為腰痛多因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或寒濕之邪內侵,阻塞腰府。黑牽牛性烈,善逐水消積、通利二便;硫黃為衣,性熱溫陽,能散寒除湿。二者相合,共奏通絡散結、溫化寒濕之效,使氣血通調而痛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黑牽牛(半生半炒):
- 「生用」其性峻猛,偏於瀉水逐痰,直達病所,破除腰間瘀積;「炒用」則緩其峻下之性,兼能行氣導滯,調暢氣機。
- 「頭末」取其質輕上浮之性,既可引藥力上行下達腰府,亦能避免全粒過度攻伐傷正。
- 水丸製法,取其清輕之態,助藥力速行而不滯。
硫黃為衣:
- 硫黃大熱,能溫腎陽、散沉寒,與黑牽牛配伍,一熱一寒(牽牛性寒,但配伍後以硫黃之熱制約),寒熱互用,既制約牽牛之寒涼,又增強溫通經絡之力,針對寒濕腰痛尤宜。
- 硫黃外用常見治疥癬,內服則溫補命門,此處為衣,緩釋藥性,兼護脾胃。
鹽酒送服:
- 鹽鹹入腎,引藥下行,直達腰膝;酒性辛熱,助藥勢宣通氣血,加強硫黃溫散之效。
- 空腹服藥,使藥力專一,速效攻邪。
綜合機理:
本方以「通瀉」與「溫補」並行,黑牽牛通瀉瘀濁,硫黃溫陽化濕,形成「通而不耗、溫而不滯」的配伍。尤其針對腰痛伴二便不暢、舌苔厚膩者,可能反映下焦濕濁壅滯之證,通過瀉濁溫陽,恢復氣血周流而止疼痛。 「4服即止」提示其效捷,但亦需中病即止,免傷正氣。
傳統服藥法
黑牽牛4兩(半生半炒)。
上研,取頭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硫黃為衣。
每服30丸,空心鹽酒送下。4服即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黑醜丸, 出處:《濟陽綱目》卷七十五。 組成:黑牽牛4兩(半生半炒)。 主治: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