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丸

孝感丸

XIAO G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一草亭》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寒 (0.7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4%
肺經 22%
心經 11%
脾經 11%
膽經 11%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孝感丸中包含夜明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益精,明目退翳:夜明砂味甘鹹性寒,入肝腎經,具有補腎益精、明目退翳之效。孝感丸主治目赤腫痛、羞明畏光、視物模糊等症,夜明砂能補益肝腎精血,改善視力,減輕眼部炎症。
  2. 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夜明砂還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孝感丸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共同作用於眼部疾病,達到消炎止痛、促進視力恢復的效果。

孝感丸方中使用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 當歸味甘辛,性溫,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孝感丸主治血虛經閉、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而當歸恰能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經血運行,緩解疼痛,故為方中重要藥物。
  2. 潤燥通便: 孝感丸中亦加入其他潤燥通便的藥物,如生地黃、川芎等,當歸的潤腸通便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改善腸道功能,促進血行,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孝感丸方劑中包含木賊,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木賊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發熱、瘡瘍、濕疹等。
  2. 利水消腫: 木賊亦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能幫助身體排出多餘的水分,減輕水腫,對於腎炎、水腫等病症有一定療效。

孝感丸中木賊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等功效,使其更能有效治療相關病症。

孝感丸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止痙: 蟬蛻性涼,入肝經,具疏散風熱、止痙攣的作用。孝感丸主治小兒驚癇,而蟬蛻能清熱解毒,平息肝風,抑制痙攣,從而緩解小兒驚厥的症狀。
  2. 透疹止癢: 蟬蛻亦具通透腠理、宣散風邪之效,可促進疹子的透發,並止癢消腫。小兒驚癇常伴發皮膚疹子,蟬蛻能促進疹子順利排出,減少皮膚瘙癢,減輕患兒痛苦。

總之,蟬蛻在孝感丸方劑中發揮著疏風止痙、透疹止癢的重要作用,有助於治療小兒驚癇等疾病。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孝感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內障」,即古代所指眼部瞳神內晶體混濁、視物昏矇之症。其病機多與肝血不足、風熱上擾、濁陰遮蔽清竅相關。方中諸藥協同,旨在養血祛風、清肝退翳,使肝血得充,風熱得散,濁陰得降,而目翳漸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夜明砂:為蝙蝠糞便,古人取其「散血明目」之效,認為能清除肝經積滯之熱,尤擅退目翳,《本草綱目》載其治「青盲雀目」;其質輕上浮,直達目竅。
  2. 當歸(酒洗):以酒製加強溫通之性,养血活血,肝藏血,目受血而能視,補肝體以助目明。
  3. 木賊(去節):中空輕浮,善疏風熱、退目翳,《嘉祐本草》謂其「明目,益肝膽」;其去節者,恐留滯之弊,專取宣散之力。
  4. 蟬蛻(去足):體輕性涼,祛風清熱,善治目赤翳障,去足則獨取升散之性,引藥上行頭目。

配伍核心與方義

  • 精血與清散並行:當歸補肝血為本,夜明砂、木賊、蟬蛻清散風熱為標,標本兼顧。
  • 羊肝為引:以黑羊肝(色青入肝)煮泥為丸,取「以臟補臟」之意,增強養肝明目之效,且為賦形載藥之媒。
  • 丸劑緩圖:內障多屬慢性疾病,丸劑久服徐消,符合「漸積生效」之理念。

推論可能功效
全方通過養血潤肝、疏風散熱、化瘀退翳,改善肝血虛兼風熱上攻之內障,或對早期老年性白內障(如「棗花翳」)、視物模糊等有緩解作用。其治療原理契合中醫「肝開竅於目」「濁陰不降則目矇」之理論框架。

傳統服藥法


夜明砂(洗淨)1兩,當歸(酒洗)1兩,木賊(去節)1兩,蟬蛻(去足)1兩。
上為末,用黑羊肝四兩,水煮爛,搗如泥,入藥拌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食後滾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清肝明目,散風退翳之功,適用於肝熱上炎,目赤腫痛,視物模糊,或有飛蚊、閃光等症。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血。
  • 本方有孕婦禁忌。

相關疾病


白內障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孝感丸, 出處:《一草亭》。 組成:夜明砂(洗淨)1兩,當歸(酒洗)1兩,木賊(去節)1兩,蟬蛻(去足)1兩。 主治:內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