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心至寶丹

護心至寶丹

HU XIN ZHI BAO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心經 22%
胃經 15%
肝經 13%
脾經 9%
腎經 9%
大腸經 5%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護心至寶丹中添加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護心至寶丹多用於治療心火亢盛、心煩失眠、口渴心悸等症,石膏可以清泄心火,緩解心煩不適,達到平心安神之效。

2. 滋陰降火: 石膏同時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心火亢盛往往伴隨陰虛,石膏可以滋陰潤燥,緩解陰虛火旺之症,使心火得到有效控制,從而達到護心安神的作用。

總之,護心至寶丹中添加石膏,利用其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有效地緩解心火亢盛,平心安神,達到護心養心的目的。

護心至寶丹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其補氣固脫的功效。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扶正固本、益氣養血之效。

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之官”,主管血脈運行,而氣為血之帥,氣虛則血行不暢,心臟功能受損。人參能補益心氣,增強心臟收縮力,改善心肌缺血,從而起到護心作用。此外,人參還能益氣生血,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護心至寶丹中包含犀角,主要基於其傳統醫學觀點上的藥理作用。犀角在中醫理論中被視為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藥材,且具有鎮驚安神之效。古人認為犀角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清、熱病神昏、以及外感熱毒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古代醫藥體系中,犀角被納入護心至寶丹的組成,以期發揮其清熱解毒、鎮驚安神之功效,保護心臟健康。

護心至寶丹中包含羚羊角,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羚羊角性寒,味苦鹹,入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熄風止痙的功效。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羚羊角可以起到清熱降火、鎮靜安神的作用。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羚羊角還具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對於心脈瘀阻、心痛胸悶等症狀,羚羊角可以起到活血化瘀、舒通經絡的作用。

因此,護心至寶丹中加入羚羊角,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熄風止痙、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心火亢盛、神志不安、心脈瘀阻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護心至寶丹中包含的硃砂具有強效的安神定驚作用。硃砂能夠幫助緩解因神經系統問題引起的焦慮和驚恐,改善心神不寧的狀況。此外,硃砂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的效果,有助於提高整體療效,支持心臟健康。

護心至寶丹中包含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開竅醒神: 牛黃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心火亢盛、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狀。護心至寶丹用於心腦血管疾病,而心腦血管疾病往往伴隨心火亢盛、神志不清等情況,因此加入牛黃可有效緩解相關症狀,保護心腦功能。
  2. 化瘀通絡,活血止痛: 牛黃還有化瘀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能有效改善心腦血管循環,預防血栓形成。護心至寶丹用於治療心腦血管疾病,加入牛黃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液流暢,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從而達到保護心腦血管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護心至寶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瘟疫自肺傳心」,邪熱內陷心包,導致神明受擾,見「無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語錯亂」等症。此類症狀屬中醫「譫妄」「熱入心包」範疇,為溫病過程中熱毒熾盛、上擾心神之危候。

組成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瀉火存陰

    • 生石膏(重用1兩):辛甘大寒,專清肺胃實熱,透解瘟疫熱毒,阻斷邪熱內傳心包之勢。
    • 犀角(現多以水牛角代):苦咸寒,直入心經,清心涼血、解毒定驚,針對熱陷心營之神昏譫語。
    • 羚羊角:咸寒,瀉肝熄風、清熱解毒,防熱極生風,助犀角共解心肝熱毒。
  2. 益氣固脫,扶正祛邪

    • 人參(2錢):大補元氣,於清熱藥中佐以扶正,防氣隨熱脫,亦助心神得固。
  3. 豁痰開竅,鎮心安神

    • 朱砂(研末):甘微寒,重鎮安神,清心降火,治煩躁不寐、神志錯亂。
    • 牛黃(研末):苦涼,豁痰開竅,涼肝熄風,專治熱病神昏、痰熱閉竅。

方劑配伍邏輯

  • 君藥:生石膏、犀角、羚羊角三藥協力,清熱解毒為主,截斷瘟疫熱邪內傳心包之路。
  • 臣藥:人參補氣托毒,防峻瀉傷正;朱砂、牛黃為佐使,鎮心開竅,直接安定神明。
  • 給藥方式:煎湯送服散劑(朱砂、牛黃),既取湯劑速效清熱,又借散劑直達心經,標本兼顧。

中醫病機與治法對應

此方體現「清熱解毒、涼血開竅、益氣護心」三法並行:

  1. 瘟疫熱毒壅肺→石膏清泄肺胃。
  2. 熱陷心包→犀角、羚羊角清心涼血。
  3. 痰熱擾神→牛黃化痰開竅,朱砂鎮驚安神。
  4. 氣陰耗傷→人參益氣生津,扶正祛邪。

全方側重「先清後護」,既祛邪又防正氣潰散,符合溫病「透熱轉氣」治療思路,適用於熱毒熾盛、內閉心神之急證。

傳統服藥法


生石膏(搗細)1兩,人參2錢,犀角2錢,羚羊角2錢,朱砂(研細)3分,牛黃(研細)1分。
解入心之熱毒。
將前4味藥共煎湯1茶盅,送服朱砂、牛黃末。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安神定驚之功,適用於瘟疫自肺傳心,其人無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語錯亂。但本方性寒,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炎語言前後顛倒錯亂

相同名稱方劑


護心至寶丹, 出處:《衷中參西》上冊。 組成:生石膏(搗細)1兩,人參2錢,犀角2錢,羚羊角2錢,朱砂(研細)3分,牛黃(研細)1分。 主治:解入心之熱毒。主治:瘟疫自肺傳心,其人無故自笑,精神恍惚,言語錯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