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推車客散中加入酸棗仁,主要基於其安神寧心、養血斂汗的功效,針對推車客所患疾病的症狀進行調理。
推車客常因勞碌奔波而導致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酸棗仁能安神定志,改善睡眠質量,減輕精神壓力。同時,推車客體力消耗大,易於汗出不止,酸棗仁能養血斂汗,固護元氣,增強抵抗力。因此,酸棗仁的加入,有助於緩解推車客的疲勞乏力、失眠多夢、汗出不止等症狀,提升整體健康狀態。
推車客散中包含遠志,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安神定志: 遠志性味苦甘,具有安神定志、益智開竅的功效。推車客散用於治療因思慮過度、心神不寧所致的失眠、健忘等症狀,而遠志能安撫心神,使心氣平和,從而改善睡眠,提升記憶力。
- 通絡止痛: 遠志亦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對於因氣血不通而導致的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推車客散中可能因包含其他活血化瘀的藥物,遠志可協同作用,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推車客散中包含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鹹,歸肝、胃經,具有通經絡、消積聚、散結塊的功效。推車客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穿山甲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快速止痛、消腫的效果。
2. 改善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 穿山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加速傷口癒合。推車客散中穿山甲與其他活血化瘀藥材配合使用,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加速病患恢復。
推車客散方中包含枳殼,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疏肝理氣,消食化滯: 枳殼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其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推車客散主要用於治療肝氣鬱結,脾胃不和所致的胸悶脘脹、腹痛泄瀉等症狀,枳殼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緩解肝氣鬱結,消食化滯作用可以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緩解腹痛泄瀉。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推車客散方中還包含其他藥物,如柴胡、香附、白芍等,這些藥物與枳殼相配伍,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枳殼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促進其他藥物的吸收和發揮作用,從而增強整體療效。
推車客散中加入側柏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 清熱解毒: 側柏葉性涼,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推車客散所針對的熱毒、濕熱等病症,側柏葉能有效清熱解毒,減輕患者的發熱、口渴、咽痛等症狀。
- 止血生肌: 側柏葉還有止血生肌的功效,可有效控制推車客散所針對的瘡瘍、潰瘍等症狀的出血,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推車客散中加入側柏葉,可以綜合發揮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功效,更好地治療相關疾病。
推車客散方中包含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推車客散主要針對脾胃濕困、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蒼朮能祛除脾胃濕氣,增進食慾,改善消化功能。
- 祛風止痛:蒼朮亦有祛風止痛之效。推車客散方中常與其他具有祛風功效的藥材配伍,能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肢體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推車客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人尿,這在中醫理論中有其特殊的意義。人尿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便的功能。其成分中含有尿素、氨基酸和某些無機鹽,這些成分能夠促進體內的代謝,並有助於調節水分平衡。
此外,人尿的使用在古代中醫中被視為某種特殊的藥材,可以增強方劑的療效,尤其是在治療某些作嘔或腸胃不適的症狀時,能夠起到疏通經絡和調理脾胃的作用。推車客散主要用於感冒、發熱、咳嗽等疾病,其內含的人尿成分可以協同其他藥材,共同起到增強免疫、排毒及促進氣血循環的作用。儘管現代醫學對人尿的使用持保留態度,但在中醫語境中,其歷史悠久且具一定的療效,仍然是經典方劑中的一部分。
推車客散中包含槐角,主要原因有二:
- 涼血止血: 槐角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推車客散主要用於治療痔瘡出血,槐角能清熱涼血,止血消腫,有效緩解痔瘡出血症狀。
- 收斂止瀉: 槐角還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能止瀉止痢。痔瘡出血往往伴有肛門周圍的炎症和水腫,槐角可收斂止瀉,減輕局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推車客散中加入槐角,可以起到涼血止血、收斂止瀉的雙重功效,有效治療痔瘡出血症狀。
推車客散中包含貫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驅蟲止癢:貫眾味苦寒,具有驅蟲、止癢之功效。推車客散主要用於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如疥瘡、陰癢等。貫眾能殺滅寄生蟲,並減輕其引起的皮膚瘙癢。
- 清熱解毒:貫眾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抑制感染,幫助皮膚消炎。推車客散中常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共同發揮功效,加速皮膚病的癒合。
綜上所述,貫眾在推車客散中的加入,既能驅蟲止癢,又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治療寄生蟲引起的皮膚病,符合該方劑的整體功效。
推車客散中包含刺蝟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祛風止痛: 刺蝟皮性味辛溫,具有祛風除濕、止痛解毒的功效。推車客散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腰腿疼痛、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刺蝟皮可有效緩解疼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肢體功能。
- 活血化瘀: 刺蝟皮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流,有利於消除瘀血腫痛。推車客散中加入刺蝟皮,可以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痹所致的局部瘀血。
總之,刺蝟皮在推車客散中起到祛風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推車客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痔漏」,即現代所指痔瘡及肛漏(瘻管)。古代醫家認為此類病症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久病正虛所致,表現為肛周腫痛、潰瘍流膿、或瘻管形成。方名「推車客」暗喻蜣螂(推糞蟲)之性,取其「推陳出新」之意,象徵能排除瘡毒、祛腐生新。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活血消腫、祛瘀通絡
- 山甲(炒):性走竄,善破血消癥,穿透瘻管。
- 蝟皮(煅存性):收斂止血兼化瘀,傳統多用於痔瘡腫痛。
- 陳棕灰:止血斂瘡,針對痔瘡出血。
- 蜣螂(推車客):後期加入,以其攻竄之性「推出」瘻管腐肉,屬「以蟲通絡」之法。
清熱燥濕、涼血解毒
- 骨皮:清虛熱,瀉火涼血。
- 側柏葉(白礬水煮):涼血止血,白礬增強收斂燥濕之效。
- 貫眾(酒拌,九蒸九曬):清熱解毒,殺蟲止血,製法減其毒性、增藥力。
- 白花地丁: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針對濕熱瘀毒。
理氣化濕、健脾固本
- 蒼朮(鹽、醋、米泔、童便制):多重炮製增強燥濕健脾之功,祛下焦濕濁。
- 枳殼(醋煮):行氣寬腸,醋製引藥入肝經,助氣血調暢。
安神養血、扶正托毒
- 棗仁(炒)、遠志肉:養心安神,間接助氣血調和。古人認為痔漏久病耗血,心神不寧可影響氣血運行。
引經與特殊用法
- 槐角子(炒):專治腸風下血,直達肛腸病所。
- 酒送服:酒性溫通,助藥力直達下焦。後期加蜣螂末,象徵「藥引」作用,物理性排除瘻管壞組織(剪去腐肉)。
三、整體治療原理
本方結合「清熱解毒、活血消癰、燥濕收斂、蟲類攻竄」四大法,針對痔漏「濕熱瘀毒壅滯」之病機:
- 初期(未加蜣螂):以涼血止血、化濕消腫為主,控制急性症狀。
- 後期(加蜣螂):強化祛腐生新之力,針對瘻管頑固病灶。
全方攻補兼施,內服外托,體現「標本同治」思維,符合傳統外科「消、托、補」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棗仁2兩(炒),遠志肉2兩,山甲2兩(炒),骨皮2兩,枳殼2兩(醋煮),側柏葉2兩(白礬水煮),蒼朮(鹽、醋、米、泔、童便制)2兩,槐角子3兩(炒),陳棕灰3兩,貫眾(酒拌,9蒸9曬)3兩,蝟皮(煅存性)1兩,白花地丁(七八月採,生白花者陰乾)6兩。
上為極細末。
空心酒下3錢;白湯送下亦可。服1月後,每服加推車客末3分(即蜣螂),管自推出,出者用快剪剪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止血的功效,但孕婦、哺乳期婦女、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推車客散, 出處:《醫宗說約》卷五。 組成:棗仁2兩(炒),遠志肉2兩,山甲2兩(炒),骨皮2兩,枳殼2兩(醋煮),側柏葉2兩(白礬水煮),蒼朮(鹽、醋、米、泔、童便制)2兩,槐角子3兩(炒),陳棕灰3兩,貫眾(酒拌,9蒸9曬)3兩,猬皮(煅存性)1兩,白花地丁(7-8月採,生白花者陰乾)6兩。 主治:痔漏。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