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毒牛黃丸
JIE DU NIU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三十四引胡鳴岐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熱 (2.1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結毒牛黃丸」中的「雄黃」具有解毒消腫、清熱燥濕的作用。雄黃含有硫化鉛,對於處理由於毒熱引起的病症有顯著效果。在「結毒牛黃丸」中,雄黃的加入能夠幫助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熱毒引起的炎症和腫脹。其解毒燥濕的效果能夠提升方劑的療效,使其在處理相關健康問題時更加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結毒牛黃丸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核心主治:
- 楊梅結毒:指梅毒晚期之皮膚潰瘍、筋骨疼痛等症。傳統中醫認為梅毒乃「穢毒內蘊,腐蝕經絡」,需以解毒透邪為要。
- 小兒胎毒:新生兒因母體濕熱穢毒遺留所致之皮膚瘡瘍、黃疸等症。
- 下疳:生殖器潰瘍,屬濕熱穢毒下注之證。
此方以雄黃為君藥,配伍牛黃、麝香,具強力解毒、透邪逐穢之效,適用於穢毒深伏、久病難癒之證。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藥物配伍與製法解析:
雄黃(經蒸製):
- 性辛溫,有毒,傳統用於「殺百蟲、解惡毒」(《神農本草經》)。
- 此方以蘆柴筒蒸製四炷香,可能藉蒸氣減其燥烈之性,增強透達穢毒之效;蘆柴性涼,或可緩和雄黃溫性。
- 雄黃具殺蟲解毒、燥濕祛腐之效,針對楊梅結毒之潰瘍、皮膚腐爛。
牛黃:
- 每兩雄黃配牛黃四分,取其苦涼之性,清心解毒(《本草綱目》載其治「熱毒狂祟」)。
- 牛黃可制約雄黃溫毒,協同增強解毒之力,尤適胎毒熱壅之證。
麝香:
- 微量(五釐)配入,辛香走竄,能「通諸竅、開經絡」(《名醫別錄》)。
- 助雄黃、牛黃穿透穢毒壅滯,引藥直達病所,治下疳潰瘍深部腐蝕。
製丸與服法用意:
- 老麵糊為丸:緩釋藥性,減雄黃峻烈之毒。
- 豬胰子煎湯送服:豬胰性甘平,傳統用於「潤燥解毒」(《本草拾遺》),輔助黏膜修復(如下疳潰瘍)。
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解毒透邪為主軸:
- 雄黃直攻穢毒,牛黃清熱解毒,麝香透竄引經,三藥協作,針對「深伏之毒」。
- 蒸製雄黃減毒存效,契合「峻藥緩攻」思路。
兼顧局部與全身:
- 雄黃外用常治瘡瘍,內服逐全身穢毒;牛黃清熱防毒鬱化火;麝香促氣血流通,防毒瘀結滯。
靶向治療特點:
- 楊梅結毒(晚期梅毒)多見筋骨潰爛,雄黃殺蟲燥濕可抑病原;牛黃、麝香改善內中毒熱壅滯。
- 小兒胎毒乃先天穢熱,牛黃清解兼防雄黃傷正。
此方體現「以毒攻毒」之傳統思路,然其劑量與製法嚴謹,雄黃比例高但經蒸製,配合牛黃反佐,麝香引導,構築解毒透邪之完整體系。
傳統服藥法
透明雄黃4兩(研細)。
取蘆柴截筒,將雄黃末裝入,面塞筒口,將鍋內放水,上用蘆柴作架,取雄黃筒橫放架上,離水2寸許,蒸四炷香足,火候方到;次早取出雄黃,每雄黃1兩,入好牛黃4分,不可少,麝香5釐,配定研勻,老面糊為丸,如黍米大。
每早空心服4分,用豬胰子煎湯送下。服至4兩,痊癒。
忌蝦、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胎毒
相同名稱方劑
結毒牛黃丸,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四引胡鳴岐方。 組成:透明雄黃4兩(研細)。 主治:楊梅結毒,小兒胎毒,下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