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追毒丹

神仙追毒丹

SHEN XIAN ZHUI DU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極寒 (0.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1%
心經 11%
肝經 11%
胃經 11%
大腸經 11%
脾經 11%
小腸經 11%
三焦經 11%
心包經 5%
腎經 5%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仙追毒丹方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其瀉熱解毒的功效。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涼血、解毒之效。

其瀉熱可清解毒熱,通便可將毒素排出體外,涼血可解毒血,解毒則可針對毒素進行化解。因此,大黃在神仙追毒丹中,起到清熱解毒、通便排毒的關鍵作用,有助於驅除毒素,恢復身體健康。

神仙追毒丹中使用芒硝,主要是基於芒硝的以下特性:

  1. 瀉下通便:芒硝味苦鹹寒,性滑,入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作用,能迅速排出體內毒素,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效果。
  2. 引藥入裏:芒硝性寒,能引導其他藥物深入病竈,加強藥效,促進藥物發揮最佳療效,達到追毒的效果。

芒硝的瀉下作用需謹慎使用,需由專業醫師根據病情及患者體質進行判斷,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神仙追毒丹」方劑中加入牛蒡,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牛蒡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它能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並減輕因毒素引起的發熱、紅腫、疼痛等症狀。
  • 利尿消腫: 牛蒡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可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傷害。同時,它也能改善因毒素引起的組織水腫,加速身體的康復。

總之,牛蒡在「神仙追毒丹」中發揮着重要的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減輕毒素對人體的危害,促進患者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追毒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疔瘡」,為中醫外科常見急症,其特徵為瘡形堅硬、根深色赤、腫痛劇烈,多因火毒熾盛或熱毒蘊結肌膚所致。古代醫籍載疔瘡「走黃」(即毒邪內攻)可危性命,故需速攻毒瀉熱。本方以「追毒」為名,強調其峻瀉逐瘀、解毒散結之力,適用於熱毒壅盛、氣血鬱滯之實證疔瘡。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大黃

    • 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經,具瀉下攻積、清熱解毒、逐瘀通經之效。
    • 針對疔瘡核心病機「熱毒蘊結」,藉其瀉下之力導火毒從腸道而出,並活血化瘀以消腫痛。
  2. 臣藥:芒消(芒硝)

    • 咸苦寒,歸胃、大腸經,善軟堅瀉下,助大黃瀉熱通便。
    • 與大黃協同(類「大承氣湯」配伍),速瀉腸腑實熱,開邪毒出路;外用亦能清熱消腫。
  3. 佐藥:牛蒡(牛蒡子)

    • 辛涼,歸肺、胃經,功能疏散風熱、解毒透疹、利咽散腫。
    • 取其「宣透」之性,疏解肌表熱毒,防邪內陷;且能清熱化痰,助消瘡癰。
  4. 配伍增效

    • 煉蜜為丸:緩和硝、黃峻烈之性,使瀉下不致過猛,兼顧護胃。
    • 朱砂、血竭為衣
      • 朱砂清心鎮驚,防毒熱攻心;血竭活血定痛、斂瘡生肌,助消腫斂瘡。
    • 童便、溫酒送服
      • 童便(人尿)性寒,降火解毒;溫酒行藥勢,助活血散結。二者一涼一溫,共促藥力達病所。

全方原理
本方以「通腑瀉毒」為核心,結合「透表散邪」與「活血消腫」:

  1. 瀉下攻毒:大黃、芒消配伍,釜底抽薪,使內蘊熱毒從二便排出。
  2. 透散並行:牛蒡子宣透肌表,防邪內閉;血竭、朱砂外達瘡毒,內安神明。
  3. 標本兼顧:既解熱毒之急,又化瘀通絡以消腫止痛,契合疔瘡「熱毒瘀滯」之病機。

此方體現中醫「治外必本諸內」思想,通過內服瀉毒,外透瘡邪,達「追毒外出」之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半,芒消1兩半,牛蒡1兩半。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朱砂、血竭為衣。
童子小便化開,空心溫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瀉下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腹痛等症狀。
  • 本方不宜與其他瀉下藥同時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追毒丹, 出處:《普濟方》卷二五六。 組成:大黃1兩半,芒消1兩半,牛蒡1兩半。 主治: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