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止血散

崩漏止血散

BENG LOU ZHI XU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1

熱/寒比例

中性 (1.0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16%
肺經 12%
胃經 12%
大腸經 12%
腎經 9%
心經 9%
三焦經 3%
膽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崩漏止血散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潤肺止咳,降逆止嘔: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潤肺止咳、降逆止嘔之效。崩漏多因血熱或氣虛導致,杏仁潤肺降逆,有助於改善因肺熱或氣虛所致的咳嗽、嘔吐等症狀,從而緩解崩漏。
  2. 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杏仁亦具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進而止血止痛。崩漏常伴有疼痛,杏仁活血化瘀,有助於緩解疼痛,促進血止。

總體而言,杏仁在崩漏止血散中發揮潤肺降逆、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改善因肺熱、氣虛或瘀血所致的崩漏症狀,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止血、止痛的療效。

崩漏止血散方劑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收斂止血: 赤石脂性寒,味甘澀,入脾、腎經。具有收斂止血、固澀止瀉的功效。對於崩漏患者,赤石脂能收斂止血,減少出血量,改善出血症狀。
  2. 固澀止帶: 赤石脂對於帶下病也有療效,能固澀止帶,減少白帶過多。對於崩漏伴有帶下病的患者,赤石脂能起到雙重療效,有助於改善病症。

總而言之,赤石脂在崩漏止血散方劑中發揮收斂止血、固澀止帶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崩漏患者的出血和帶下症狀。

崩漏止血散中加入雞冠花,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藥性:

  1. 涼血止血: 雞冠花性涼,味甘,入肝、心經,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因血熱妄行所致的崩漏、月經過多、吐血、衄血等症狀,雞冠花能清熱涼血,止血止崩,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收斂固澀: 雞冠花還具有一定的收斂固澀作用,能收斂止血,固澀止崩,對於因血虛、氣虛導致的崩漏也有輔助療效。

總之,雞冠花在崩漏止血散中起到清熱涼血、止血止崩的關鍵作用,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止血效果。

崩漏止血散方劑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潛陽止血: 牡蠣性寒鹹,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的作用。崩漏多因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導致血熱妄行而致。牡蠣能滋養肝腎陰血,潛降虛火,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2. 鎮驚安神止血: 牡蠣性寒,能平肝熄風,鎮驚安神。崩漏患者常伴有心悸、失眠、精神恍惚等症狀,牡蠣能安神定志,緩解心神不寧,進一步促進止血。

崩漏止血散方中加入貫眾,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功效: 貫眾性寒苦,入肝、脾經,具有涼血止血之效。其所含鞣質能收縮血管,減少出血;其揮發油成分亦具有止血作用。對於崩漏出血,尤以血熱妄行、下焦不固者,貫眾可有效清熱涼血,收斂止血。
  2. 驅蟲作用: 貫眾亦兼具驅蟲之效,可殺滅寄生於腸道中的蟲體,避免其加重出血。崩漏患者若因蟲積或寄生蟲感染導致出血,則貫眾可起到雙重作用,既能止血,又能驅蟲,有助於恢復血行正常。

崩漏止血散中的香附,主要因其具有調理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而被選用。香附是常見的中藥材,性味辛、甘,寒,能夠舒肝解鬱,調和脾胃。在中醫理論中,崩漏多因肝氣鬱結、脾虛失養或腎虧不足所致。香附能疏通肝絡,促進氣血運行,從而改善因情緒波動引起的崩漏。

此外,香附對女性的特殊益處也是一大考量,它能調理月經,減少月經失調的情況。這對於有崩漏症狀的女性尤其重要,因為在中醫的觀點中,情緒與生理有著密切的聯繫。總的來說,香附的加入,既能舒緩情緒,又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故被納入崩漏止血散中。

崩漏止血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止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補血調經的功效。其活血功能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瘀血,而補血功效則可增強血液凝固功能,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
  2. 調和氣血: 崩漏多因氣血虧虛、衝任不固所致,當歸可補血養血,調和氣血,使衝任得固,從而達到止血的效果。

因此,崩漏止血散中加入當歸,可有效發揮其活血止血、調和氣血的功效,達到治療崩漏的目地。

崩漏止血散方劑中加入木耳,主要原因在於其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

木耳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其富含膠質,能促進血液凝固,達到止血的效果,同時也能清熱解毒,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出血症狀。

因此,木耳在崩漏止血散中,能夠起到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幫助改善出血症狀,恢復身體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崩漏止血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專治「崩漏」,即婦女非經期之子宮出血,其特點為出血量多或淋漓不止。中醫認為崩漏多因「氣虛不攝血」、「血熱妄行」或「瘀血阻絡」所致。此方以「炭藥」為主,取其「收澀止血」之效,兼以「調氣和血」,使血止而不留瘀,契合古代醫家「急則治標」之原則,先止血以固其本。


組成藥物之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杏仁皮炭(3錢)

    • 杏仁皮本具輕宣之性,炭化後轉為收澂,能「斂肺氣以固表」,間接調節氣機,防血脫氣散。
  2. 赤石脂炭(2錢半)

    • 赤石脂本為礦物藥,性溫澀,炭化後增強「固脫止血」之力,針對下焦虛寒之崩漏,尤善治「久漏不止」。
  3. 雞冠花炭(8錢,君藥)

    • 雞冠花傳統用於赤白帶下,炭化後專攻「清熱止血」,其性涼而澀,可抑血熱妄行,為本方主藥。
  4. 牡蠣粉(3錢)

    • 生牡蠣潛陽斂陰,此處用粉未煅,取其「固澀下焦」之功,協同他藥收斂止血,兼防陰血耗散。
  5. 貫眾炭(4錢)

    • 貫眾清熱解毒,炭化後「涼血止血」,針對血分伏熱所致崩漏,具「血遇寒則凝」之效。
  6. 香附炭(8錢)

    • 香附理氣解鬱,炭化後「行氣止血」,使氣行則血行,防止血留瘀,兼調衝任二脈之氣滯。
  7. 當歸炭(6錢)

    • 當歸本活血,炭化後減其辛散,轉為「和血止血」,寓「養血以防脫」之意,符合「血見黑則止」之理論。
  8. 木耳炭(4錢)

    • 木耳滋陰,炭化後「澀而不滯」,助養陰血,兼有止血之效,尤適陰虛血熱之證。

配伍思維與整體作用機制

  • 炭藥協同,標本兼顧:全方多用炭藥,既藉「黑能勝紅」之理直接止血,又通過藥物原有屬性調節氣血(如香附調氣、當歸和血)。
  • 寒溫並用,動靜結合:雞冠花炭、貫眾炭性涼清熱;赤石脂炭、牡蠣粉性溫固澀,防止過寒凝血或過溫助火。
  • 黃酒送服,引藥入血:黃酒溫通血脈,助藥力速達病所,兼防過澀致瘀。

此方體現「止血需兼調氣血,固澀當防留瘀」之傳統思路,適合於崩漏急症之止血階段,屬「塞流」治法之典範。

傳統服藥法


杏仁皮炭3錢,赤石脂炭2錢半,雞冠花炭8錢,牡蠣粉3錢,貫眾炭4錢,香附炭8錢,當歸炭6錢,木耳炭4錢。
上為細末。
每服3錢,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量少、便秘者慎用。
  • 本方含有杏仁、赤石脂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遵醫囑,避免過量服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相同名稱方劑


崩漏止血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呼和浩特方)。 組成:杏仁皮炭3錢,赤石脂炭2錢半,雞冠花炭8錢,牡蠣粉3錢,貫眾炭4錢,香附炭8錢,當歸炭6錢,木耳炭4錢。 主治:崩漏。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