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茱湯

椒茱湯

JIAO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2.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胃經 16%
脾經 16%
腎經 16%
肺經 11%
心經 8%
大腸經 4%
心包經 4%
膀胱經 4%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椒茱湯中包含花椒,主要是因為其辛熱性,能起到以下作用:

  1. 溫經散寒:花椒性溫,可溫經散寒,驅除體內寒邪,適用於因寒邪入侵導致的腹痛、嘔吐、肢冷等症狀。
  2. 止痛消腫:花椒具有麻醉作用,可減輕疼痛,並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對於跌打損傷、風濕痺痛等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有緩解作用。

因此,椒茱湯中加入花椒,不僅能溫經散寒,更能止痛消腫,達到整體治療的效果。

椒茱湯中包含吳茱萸,主要源於其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藥性。

吳茱萸味辛性溫,入肝、脾、腎經,可溫中散寒,驅除體內寒邪,並能止痛止瀉,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狀。

椒茱湯用吳茱萸,正是利用其溫中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來緩解因寒邪侵襲脾胃所導致的相關症狀,起到溫中和胃、止痛止瀉的作用。

椒茱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蛇牀子。蛇牀子,亦稱蛇牀、蛇草,其性味辛、溫,具有溫腎助陽、祛寒除濕的作用。在椒茱湯中,蛇牀子的主要功能是增強方劑整體的健脾、祛風寒的效果。

首先,蛇牀子能夠溫暖腎陽,對於寒濕所致的病症有較好的療效,特別適合在寒冷季節或潮濕環境中出現的相關症狀。其次,蛇牀子具有抗菌抗炎的特性,有助於改善感染引起的不適。此外,蛇牀子對於陰虛內熱的患者也能起到調和的作用,避免加重病情。

總之,蛇牀子的加入使椒茱湯更具協調性,能針對不同類型的病症,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這種搭配反映出中醫方劑的整體觀念,強調藥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平衡。

椒茱湯中含有藜蘆,主要原因有二:

  1. 燥濕化痰: 藜蘆味苦辛,性寒,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清熱解毒之效。椒茱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邪阻遏肺經,導致咳嗽痰多、胸悶氣短等症。藜蘆有助於清除肺經濕邪,化解痰濁,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2. 溫陽散寒: 藜蘆雖然性寒,但其燥濕化痰作用能促進陽氣生發,配合其他溫陽藥物,有助於溫陽散寒,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寒邪入侵。

椒茱湯方劑中加入茶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毒去腥: 茶葉性寒,味苦澀,具有清熱解毒、去腥除臭之功效。椒茱湯以椒、茱萸等辛香之物為主,易於造成燥熱、腥羶之氣,茶葉可以中和其燥烈之性,緩解藥性過於辛辣對人體的刺激。
  2. 協調藥性: 茶葉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促進藥效發揮。茶葉能降低藥物的毒性,避免單味藥物過於猛烈,同時還能增強藥物的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椒茱湯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婦人陰戶癢不可忍」,屬外用熏洗方。陰癢成因多與濕熱下注、蟲蝕陰中,或風邪侵擾有關。此方通過局部熏洗,直達病所,以祛風燥濕、殺蟲止癢為核心作用。

二、組成邏輯與推測功效

  1. 花椒(蜀椒)

    • 性辛熱,歸脾、胃、腎經,善溫中止痛、殺蟲止癢。《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風邪氣,除寒痹,逐骨節皮膚死肌,寒濕痹痛」。其揮發油具抗菌、麻痹蟲體之效,可緩解濕癢。
  2. 吳茱萸

    • 辛熱有小毒,歸肝、脾、胃經,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嘔。《本草綱目》言其「治喉痹咽塞,陰癢癰疽」。外用能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助祛風止癢,其刺激性成分可抑制致病微生物。
  3. 蛇床子(用量原缺,推測為主藥之一)

    • 辛溫,歸腎經,為治陰癢要藥。《本經逢原》稱其「專祛風濕瘡癢,治陰痿囊濕,女子陰痛陰癢」。現代研究證實其抗真菌、抗滴蟲作用,對濕熱下注之陰癢尤宜。
  4. 藜蘆(用量原缺,推測為輔藥)

    • 辛寒有毒,歸肺、胃經,《本草綱目》載其「吐風痰,殺諸蟲,治疥癬惡瘡」。外用具強效殺蟲之力,可抑殺陰道滴蟲或真菌,但須控制劑量以防刺激。
  5. 陳茶葉

    • 苦澀涼,清熱解毒、收濕斂瘡。茶多酚具抗菌收斂之效,輔助緩解黏膜腫癢,並調和方中辛熱之性。
  6. 煨鹽

    • 鹹寒,軟堅散結、清熱解毒。外用可滲透皮膚黏膜,增強殺菌止癢之效,且能導引諸藥深入病所。

三、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辛熱燥濕、殺蟲解毒」為立方主旨:

  • 花椒、吳茱萸為君,溫通散寒,開鬱結而止癢;
  • 蛇床子、藜蘆為臣,專攻殺蟲祛濕,針對蟲蝕濕癢之病機;
  • 陳茶、煨鹽為佐使,清熱滲濕,緩和藥性並增強滲透。
    全方通過熏洗局部,使藥力直達陰部黏膜,有效抑制病原(如滴蟲、黴菌),改善濕熱瘀滯之病理環境,從而標本兼顧,緩解劇癢。

四、配伍特點

  • 辛熱與苦寒並用:花椒、吳茱萸配伍藜蘆、茶葉,寒溫互制,防燥烈傷陰。
  • 殺蟲與燥濕並舉:針對「濕、熱、蟲」三大病機,蛇床子協同藜蘆增強殺蟲力,煨鹽助滲濕消腫。

此方體現中醫外治「祛邪務盡」之思路,尤適用於寒濕夾蟲證之陰癢,然具體使用需依證加減。

傳統服藥法


花椒1兩,吳茱萸1兩,蛇床子、藜蘆、陳茶葉1撮,煨鹽2兩。
上以水5-7升煎,乘熱熏洗。
方中蛇床子、藜蘆用量原缺。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燥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椒茱湯, 出處:《醫統》卷八十三。 組成:花椒1兩,吳茱萸1兩,蛇床子、藜蘆、陳茶葉1撮,煨鹽2兩。 主治:婦人陰戶癢不可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