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眼紅棗兒

洗眼紅棗兒

XI YAN HONG ZAO ER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偏寒 (0.5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脾經 19%
大腸經 11%
肝經 11%
肺經 7%
三焦經 7%
腎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4%
膽經 4%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肝經
肺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洗眼紅棗兒方劑中加入芒硝,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針對眼部紅腫熱痛等症狀進行治療。

芒硝味苦鹹、性寒,入肝、腎經,能清熱瀉火、消腫止痛。對於眼部熱毒引起的紅腫、疼痛、分泌物增多等症狀,芒硝能有效清熱解毒,消散眼部腫脹,緩解疼痛。

此外,芒硝還具有一定的潤滑作用,能有效緩解眼部乾燥、異物感等症狀,有助於恢復眼部的舒適度。

「洗眼紅棗兒」方劑中使用大棗,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滋陰潤燥: 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滋陰補血、養血安神之效。眼紅多因肝火上炎或血虛生風所致,大棗可滋養肝腎,清熱解毒,緩解眼紅、眼乾等症狀。
  2. 緩解疲勞: 大棗富含維生素C,可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疲勞,改善視力。對於因長時間用眼或睡眠不足導致的眼紅,大棗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大棗在「洗眼紅棗兒」方劑中,既能滋陰降火,又能緩解疲勞,是治療眼紅的一味重要藥材。

洗眼紅棗兒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的藥理作用。眼紅往往是由於肝火上炎、熱毒蘊結所致,而黃連可清肝火、解毒消炎,對於眼紅、眼痛、眼腫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

此外,黃連還能抑制細菌生長,對於眼部感染引起的紅腫也有幫助。因此,在洗眼紅棗兒方劑中加入黃連,有助於緩解眼紅症狀,達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洗眼紅棗兒》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爛弦風眼,不論年久」。
「爛弦風眼」為中醫眼科病證名,指眼瞼邊緣紅腫潰爛、黏膩刺癢,或伴瞼緣分泌物結痂、睫毛脫落等症狀,類似現代醫學的「瞼緣炎」。其病因多與風熱濕邪外襲、脾胃濕熱上攻,或肝經鬱火循經上炎有關。本方標榜「不論年久」,強調對慢性或反覆發作者亦具療效。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1. 皮消(朴硝)

    • 性味鹹苦寒,歸胃、大腸經,傳統用於清熱瀉火、軟堅散結。
    • 其「滾水泡化,澄清去滓」後取汁浸泡紅棗,意在利用其清熱解毒之力滲透棗體,同時避免朴硝直接刺激眼目。現代藥理認為,朴硝含硫酸鈉,具滲透性消腫作用,或能減輕瞼緣炎之局部充血。
  2. 紅棗

    • 性甘溫,歸脾胃經,本為補益之品,此方巧用為載體。
    • 反覆浸曬朴硝汁,使棗肉吸收藥性,再填黃連末,結合紅棗黏潤之性,緩釋藥力。紅棗外皮亦能保護黃連末不易散失,使用時以熱湯泡開,兼取棗之甘緩制約硝、連苦寒。
  3. 黃連

    • 性苦寒,歸心肝胃經,為清熱燥濕要藥。
    • 研末納入棗中,直接針對「爛弦」之濕熱病機。黃連含小檗鹼,具廣譜抗菌抗炎作用,對瞼緣炎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可能有抑制效果。

三、治療原理
全方以「外治清瀉」為核心:

  1. 清熱解毒:朴硝與黃連協同,清除瞼緣濕熱火毒;紅棗浸硝汁後,轉甘溫為甘涼,兼具載藥與緩和之效。
  2. 局部滲透:紅棗泡湯後形成藥液,直接外洗患處,使藥物作用於瞼緣,避免內服苦寒傷胃之弊。
  3. 物理潔淨:湯液沖洗可清除分泌物及痂皮,改善局部環境,此與現代眼科沖洗療法理念相通。

此方設計體現中醫「簡便驗廉」特色,結合藥物性味與外治技巧,針對風濕熱邪纏繞眼瞼之病機,尤適合慢性瞼緣炎之濕熱夾雜證。

傳統服藥法


皮消1斤,上好紅棗兒1斤,黃連末3分。皮消滾水泡化,澄清去滓,紅棗兒去核,入消汁內浸一日,取出曬乾,又浸,如此數次,以汁盡為度;將棗兒一個,裝黃連末三分,小者二分,將棗仍舊合之,勿令泄氣。
用時取棗1個,投白滾湯泡之,不時洗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只適用於眼睛發炎的症狀,如果有其他眼部疾病,請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結膜炎

相同名稱方劑


洗眼紅棗兒, 出處:《審視瑤函》卷六。 組成:皮消1斤,上好紅棗兒1斤,黃連末3分。 主治:爛弦風眼,不論年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