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脾益腎湯

BU PI YI SHE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2%
脾經 11%
肺經 11%
膀胱經 7%
大腸經 7%
三焦經 4%
胃經 4%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補脾益腎湯」方劑組成介紹:

  • 黨參:

    • 補中益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血、安神。
    • 增強脾肺臟腑之氣,改善氣虛情況,使臟腑正常運作。
    • 保護胃黏膜,預防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 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咽喉疼痛。
    • 補血、安神。
  • 黃耆:

    • 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增強免疫力,預防感冒。
    • 保護心肌,改善心臟功能。
    • 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 利尿消腫,緩解水腫。
  • 萆薢:

    • 祛風除濕、活絡止痛、利水滲濕、利尿、解毒。
    • 治療風濕頑痺、腰膝疼痛、小便不利等症。
    • 治療風寒濕痺、腰背疼痛、中風失音等症。
    • 治療小便頻數、遺尿、小腸虛冷等症。
    • 增加尿量和尿中鈉、氯、鉀的排出量。
    • 降低小鼠血清中黃疸指數,減輕小鼠肝損傷。
  • 旱蓮草:

    • 滋陰補氣、止血清熱、涼血止血。
    • 治療熱病口渴、肺燥乾咳、鼻出血、咯血、崩漏、月經過多、便血、胎動不安,陰虛津液不足、吐血、咳嗽咯血、鼻衄、淋症、崩漏等證。
    • 補益肝腎,烏鬚髮、益腎陰、固齒、烏須。
  • 茜草:

    •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補肝明目。
    • 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赤白帶下、瘡瘍腫毒、目赤腫痛、咽喉腫痛等症。
    • 清熱解毒,治療熱病、瘡癤腫毒、痢疾、洩瀉等症。
    • 補肝明目,治療肝血不足引起的視力下降、夜盲症等症。
  • 熟地黃:

    • 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補血養血,改善貧血癥狀。
    • 滋補肝腎,緩解肝腎陰虛症狀。
    • 益精填髓,增強精血。
    • 補腎填精,增強腎臟功能。
    • 滋補養生,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 小薊:

    • 止血、利水消腫、清熱涼血。
    • 涼血止血,祛瘀消腫,尤擅止血,常用於治各種出血症。
    • 利水消腫,味苦性涼,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用於因熱毒、濕毒所致的水腫、腎炎、痔瘡等疾病。
    • 清熱涼血,性涼味苦,入肝經,擅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活血化瘀,適用於熱毒性病、喉痹、瘡瘍等症。
  • 黃柏:

    • 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 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總結:

中藥方劑「補脾益腎湯」主要成分是黨參、黃耆、萆薢、旱蓮草、茜草、熟地黃、小薊、黃柏,主治功效是乳糜尿。各成分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補氣、健脾、滋陰、補腎、止血、清熱等。這些成分共同作用,可以起到治療乳糜尿的作用。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黨參、黃耆、萆薢、旱蓮草、茜草、熟地黃、小薊、黃柏等中藥組成。黨參、黃耆補益脾氣;萆薢、旱蓮草、茜草清熱利濕;熟地黃、小薊補益腎陰;黃柏清熱利濕。諸藥合用,共奏補脾益腎,清熱利濕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益脾腎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脹等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關疾病


膀胱炎尿中挾有膿液前列腺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補脾益腎湯, 出處:《張伯臾醫案》。 組成:黨參12g,黃耆12g,萆薢12g,墨旱蓮12g,茜草12g,熟地15g,小薊草30g,炒白朮9g,威喜丸(分吞)9g,炒知母6g,炒黃柏6g。 主治:補脾益腎,清熱化濕。主治:膏淋(乳糜尿)。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