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真散
NU ZHE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說》卷九引《名醫錄》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28)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女真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些特定的疾病。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一成分引發了許多討論。鉛丹,又稱鉛礦石,是一種古老的中藥材,主要用於清熱解毒和消腫止痛。其主要成分為鉛氧化物,具有一定的藥理效應。
使用鉛丹的原因主要是在於其獨特的藥效。在中醫理論中,鉛丹被認為能夠有效地清除體內的濕熱,並且對某些皮膚病、癤腫等病症有直接效果。然而,鉛丹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毒性,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重金屬中毒。因此,在使用包含鉛丹的方劑時,必須謹慎並遵循醫師的指示。
此外,現代科學日益重視藥物的安全性,部分地區的中醫師開始調整方劑組成,以減少重金屬的使用。因此,在使用此類方劑時,瞭解其成分及風險是十分重要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古籍記載女真散主治「愁郁不忿,面色變黑」,其病機核心在於情志不暢(憂愁鬱怒)導致氣血失和,進而顯現於面部色澤。中醫認為「有諸內必形於外」,情志鬱結可影響肝氣疏泄,阻滯氣血運行;氣滯則血瘀,瘀久則面色晦暗,甚或呈現黧黑。此處「面色變黑」非單純外感或腎虛所致,而是情志內傷引起的氣血瘀滯徵象。
二、組成與方劑邏輯解析
藥物性味與功效
- 黃丹(鉛丹):性微寒,味辛,有毒。傳統用於解毒斂瘡、鎮驚安神,外用為主,內服罕見。其辛散之性可破滯結,微寒能清鬱熱,或藉其重鎮之性安定心神,化解情志之鬱。然其毒性需謹慎,古人可能取其「以毒攻鬱」之效。
- 女菀:性溫,味辛,無毒。《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風寒洗洗,霍亂泄利,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其辛溫特性可疏肝解鬱、宣通氣血,溫散面部因氣滯血瘀形成的晦暗。
配伍邏輯
- 協同作用:兩藥皆具辛味,辛能行散,共奏開鬱散結之功。黃丹破滯、女菀溫通,一寒一溫相互制約,女菀溫性可緩解黃丹寒涼,避免過於凝滯。
- 氣血並治:黃丹重鎮潛降,針對「不忿」所致氣逆;女菀行氣活血,改善「愁郁」引發的氣血瘀滯,兩者協調使氣血調和,面色自復。
- 酒引藥力:以酒送服增強行散之力,助藥性上行頭面,加速氣血流通。
三、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從「鬱—滯—黑」的病理鏈條切入:
- 疏解情志:辛味藥物能疏肝解鬱,尤其女菀的溫通特性可紓緩肝氣鬱結。
- 活血祛瘀:氣行則血行,瘀滯化解後,面部血絡通暢,晦暗自消。
- 局部改善:黃丹或能抑制皮膚代謝異常(如黑色素沉積),結合女菀促進血行,標本兼顧。
四、潛在侷限性
黃丹含鉛,長期內服恐致中毒,古人可能短期用於急症鬱結。女菀現代應用罕見,其具體藥理值得深究。此方反映古代「以毒攻邪」與「情志—氣血—形色」的獨特思路,然需結合當代知識審視其安全性與適應範圍。
傳統服藥法
黃丹、女菀等分。
上為末。
每服2錢以酒下,1日2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女真散, 出處:《醫說》卷九引《名醫錄》。 組成:黃丹、女菀等分。 主治:愁鬱不忿,面色變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