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金丹

清金丹

QING JIN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清金丹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是利用其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功效。

皁莢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其性寒涼,可清熱解毒,適用於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同時,皁莢亦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所致的腫脹疼痛。

清金丹方劑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皁莢的加入可增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療效,使其更能有效地治療相關病症。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清金丹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哮嗽,遇厚味即發者」,即痰喘氣逆之症,尤因飲食肥甘厚味(如油膩、辛辣、甜食)觸發。古醫認為「厚味生痰濕」,痰阻氣道則喘嗽作,故本方針對痰濕壅盛、肺氣上逆之證,以化痰降氣為核心。


組成邏輯推理及治療原理

  1. 蘿菔子(萊菔子)

    • 性辛甘平,歸肺、脾、胃經,為本方君藥。
    • 作用
      • 降氣化痰:辛散宣肺,甘緩和中,能降肺氣、消痰涎,緩解痰壅氣逆之喘嗽。
      • 消食導滯:因厚味傷胃生痰,萊菔子兼消食積,切中「病從口入」之因。
    • 炮製深意:蒸熟曬乾後藥性趨緩,避生用過散耗氣之弊,專注降氣化痰。
  2. 豬牙皂角

    • 性辛鹼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為臣藥。
    • 作用
      • 峻痰開竅:皂角辛烈,能「搜剔風痰」,攻逐膠結之頑痰,通暢氣道。
      • 通腑瀉濁:間接通過大腸通便,助肺肅降(肺與大腸相表裏)。
    • 炮製深意:火燒存性(炭化)減其毒性,存其化痰之力,覆碗收灰避風,防藥效散失。
  3. 生薑汁、蒸餅為丸

    • 生薑汁辛溫,既製皂角毒性,又助化痰散飲、溫肺止咳;蒸餅為丸(或薑汁蜜丸)和緩藥性,兼顧脾胃。
    • 服法差異
      • 蘿蔔子大者「慢嚥下」,使藥力漸釋於喉肺,直接作用病所。
      • 梧桐子大者「噙化咽下」,延長藥效,兼護黏膜,適用急症劫喘。

方劑配伍邏輯

  • 標本兼顧:萊菔子治本(消食化痰),皂角治標(豁痰開閉),生薑調和。
  • 剛柔相濟:萊菔子性平緩和,佐皂角之峻烈,而成「化痰不傷正」之效。
  • 升降相因:萊菔子降氣,皂角宣通,一降一宣,復肺之宣降職能。

總治則:以消痰為基,降氣為用,通利氣道而平哮嗽,尤宜痰濕實證,非虛喘所宜。

傳統服藥法


蘿菔子(淘淨,蒸令熟,曬乾,為末)1兩,豬牙皂角(火燒過,以碗覆地上,作灰末)3錢。上為末,拌勻,用生薑汁浸蒸餅為丸,如蘿蔔子大。
每服30粒,慢咽下。一方劫喘,用薑汁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80丸,噙化咽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呼吸急促,喉中哮鳴如哨鳴音

相同名稱方劑


清金丹, 出處:《醫學綱目》卷二十七。 組成:蘿菔子(淘淨,蒸令熟,曬乾,爲末)1兩,豬牙皂角(火燒過,以碗覆地上,作灰末)3錢。 主治:哮嗽,遇厚味即發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