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茴香鱉甲丸

HUI XIANG BIE JIA WAN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19%
心經 13%
脾經 13%
腎經 12%
胃經 11%
膀胱經 9%
膽經 7%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小腸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虛勞腰膝痛。

傳統服藥法

茴香子(舶上者,炒)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臍),胡蘆巴1分,柴胡(去苗)半兩,黃連(去須)半兩,楝實10枚(炮)。
上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20丸,食前溫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鱉甲性味鹹、微寒。主治陰虛發熱、陰虛陽亢、陰虛風動等證。能滋陰清熱、潛陽息風、軟堅散結。主陰虛發熱、勞熱骨蒸、熱病傷陰、虛風內動、驚癇、久瘧、瘧母、經閉等症。

附子性辛甘熱。主治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除濕。主治心腹冷痛、脾虛腹瀉、腳氣水腫、風寒濕痹、陽萎、疽瘡漏及一切沈寒痼冷之疾。

胡蘆巴性苦,溫《珍珠囊》:"苦"《飲膳正要》:"味苦,溫,無毒"《玉楸藥解》:"味苦辛,氣溫"。主要功效補腎陽,祛寒濕。治寒疝,腹脅脹滿,寒濕腳氣,腎虛腰酸,陽痿。《嘉佑本草》:"主元臟虛冷氣。得附子、硫黃,治腎虛冷,腹脅脹滿,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氣。"《綱目》:"治冷氣疝瘕,寒濕腳氣;益右腎,暖丹田。"《國藥的藥理學》:"為滋養強精藥,用子陰痿、遺精及早洩。"《四川中藥志》:"治寒瀉。"

柴胡性味苦、辛、微寒。主治解表退熱、疏肝解鬱、升舉陽氣。用於外感發熱、半表半裏寒熱往來、瘧疾、肝鬱脅痛乳脹、頭痛頭眩、月經不調、氣虛下陷之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症。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川楝子性苦、寒、有小毒。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鱉甲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九。 組成:茴香子(舶上者,炒)1兩,鱉甲(去裙襕,醋炙)1兩,附子(大者)1枚(炮裂,去皮臍),胡蘆巴1分,柴胡(去苗)半兩,黃連(去須)半兩,楝實10枚(炮)。 主治:虛勞腰膝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香甲丸

相似度 85%

內固丹

相似度 53%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