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茴香枳殼丸

HUI XIANG ZHI KE WAN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18%
肝經 18%
胃經 18%
心經 9%
膀胱經 9%
腎經 9%
肺經 9%
大腸經 9%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宜通。

傳統服藥法

枳殼(麩炒,去白)、茴香(微炒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酒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或米飲湯送下亦得。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性苦、酸、微寒。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茴香性辛、溫。主治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用於寒疝腹痛、睾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茴香枳殼丸, 出處:《禦藥院方》卷四。 組成:枳殼(麸炒,去白)、茴香(微炒香)各等分。 主治:中滿下虛,腹脅脹滿,氣不宜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脅痛散

相似度 100%

一香散

相似度 100%

隻金丹

相似度 66%

枳殼酒

相似度 66%

枳殼丸

相似度 66%

枳殼飲

相似度 66%

豬肚煎丸

相似度 66%

杜松散

相似度 66%

絮灰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