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莢豉湯

皂莢豉湯

ZAO JIA CH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1

熱/寒比例

極熱 (17.00)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50%
肺經 50%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皁莢豉湯」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皁莢性寒,味苦,入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其含有的皁苷成分,能有效抑制細菌、病毒的繁殖,並促進傷口癒合。
  2.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皁莢常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以發揮更佳的藥效。例如,與黃豆、赤小豆等搭配,可增強其利水消腫之效;與甘草、枳殼等搭配,可緩解其毒性,更安全有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皂莢豉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咳嗽」,屬痰阻氣逆之證。古代醫家認為,咳嗽多因外邪犯肺或內傷痰飲,導致肺氣宣降失常。而皂莢豉湯以皂莢燒灰配合豉湯,主要針對痰濕壅滯、肺氣不降之咳逆,尤其適用於痰稠難咯、胸膈痞悶者。

組成與藥理邏輯推論

  1. 皂莢(燒灰)

    • 皂莢性辛溫,具強烈祛痰開竅之效,傳統用於「通肺及大腸風秘」(《本草綱目》),其辛烈之性能滌蕩頑痰。
    • 燒灰後,峻烈之性稍緩,但仍保有化痰之力,且灰質輕浮,易於上行入肺,助痰濕從咳而出。
    • 現代推論:皂莢含皂苷成分,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促進排痰,燒灰後可能減輕刺激性,保留部分活性。
  2. 豉湯(淡豆豉煎湯送服)

    • 淡豆豉性涼,能宣散鬱熱、和胃除煩,兼輕宣肺氣。
    • 以豉湯送服皂莢灰,既可緩和皂莢之燥烈,又能輔助宣通肺氣,使痰熱得以外透。
    • 豉湯亦能調和胃氣,避免皂莢傷胃,體現「峻藥緩攻」之配伍智慧。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皂莢灰為君,直接攻逐痰濁;豉湯為使,調和藥性並輕宣肺鬱。全方著重「痰去咳自平」之理,通過祛痰為主、宣肺為輔,恢復肺氣肅降之職。適合實證痰咳(痰多黏稠、咳嗽劇烈),而不宜於虛咳或乾咳無痰者。

延伸思考
此方劑量輕小(僅二錢匕),且燒灰緩性,反映古代對峻藥的謹慎使用。若痰濕膠結甚者,或需配伍他藥(如半夏、茯苓)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皂莢(燒灰)。
上為末。
每服2錢匕,豉湯下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皂莢豉湯, 出處:《證類本草》卷十四引孫真人方。 組成:皂莢(燒灰)。 主治: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