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餅子散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有二:
一、驅蟲止癢:雄黃性溫燥,入心經,具有解毒殺蟲之效。古人認為,夏季濕熱易生蟲,而雄黃餅子散可藉由雄黃的藥性,驅除體內外之蟲,並止癢消腫,達到預防和治療夏季常見皮膚病的效果。
二、辟邪驅瘴:古人深信雄黃具有辟邪驅瘴之效,認為其可驅散疫毒,避邪護身。雄黃餅子散中加入雄黃,除了藥用價值外,也寄託了人們對健康平安的祈求。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餅子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蛇咬欲死」,屬古代急救類外用(或內外兼用)方劑。蛇毒屬風火痰毒之邪,毒性峻烈,可致局部腫脹壞死,甚則毒氣攻心而亡。雄黃為傳統解毒要藥,配合萵苣汁制餅外用,旨在拔毒、辟穢、定痛,以阻截毒邪蔓延。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討
雄黃:
- 性辛溫,具殺蟲解毒、燥濕祛痰之效,《本草綱目》載其能「殺百毒,辟百邪」。其所含砷化物可抑制蛇毒酶活性,且其溫性可散瘀通滯,緩解蛇毒壅滯之腫痛。
萵苣汁:
- 性涼味苦,《食療本草》謂其「利五臟,通經脈」,其汁液具清熱散結、消腫止痛之效。與雄黃配伍,既可中和雄黃溫燥之性,又可協同清解熱毒。其汁液作為黏合劑,使雄黃藥末成形,便於敷貼患處。
配伍邏輯與作用機制
- 外用:直接以藥餅(或粉末)貼敷瘡口,使雄黃與蛇毒接觸,發揮「以毒攻毒」之效。雄黃可局部抑制蛇毒蛋白水解酶,減輕組織壞死;萵苣汁涼潤之性可緩解熱毒腫脹。
- 內服(酒調):酒性辛散,助雄黃通行血脈,促使藥力速達全身。然須注意古人用內服法多為急救,且需嚴格控制用量(原文僅言「少許」)。
總結
此方以雄黃為主導,針對蛇毒之「毒性」與「壅滯」特性,透過外用直達病所,或內服酒助藥力,體現古人「解毒截瘍」之思路。萵苣汁為輔佐,既調和藥性,亦增強清熱之效,二者相配簡峻而針對性強。
傳統服藥法
雄黃不拘多少(為末)。
上以萵苣汁和作餅子,候乾為末。
每用少許。貼瘡口立愈;一方好酒調化服之,就用藥塗傷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餅子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 組成:雄黃不拘多少(爲末)。 主治:蛇咬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