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黃敷方
XIONG HUANG FU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四八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熱 (2.1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胃經 33%
心經
肝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敷方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如下:
- 殺蟲止癢: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較強的殺蟲止癢功效。其揮發性成分可穿透皮膚,殺滅皮膚表面的細菌、真菌,並抑制其生長繁殖,有效治療由蟲咬、真菌感染等引起的皮膚病症。
- 消腫止痛: 雄黃亦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炎症消散,並可減輕疼痛,緩解皮膚腫脹。
因此,雄黃在雄黃敷方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治療皮膚病的有效成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雄黃敷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雜蟲齧」,意指各類蟲毒咬傷,如蛇、蠍、蜈蚣、蜂等毒蟲螫咬所致之局部腫痛、潰爛或毒邪外侵之症。雄黃性味辛溫,有毒,傳統認為其具殺蟲解毒、燥濕祛痰、消腫止痛之效,外敷可直達病所,化解蟲毒。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雄黃(細研)半兩
- 雄黃主含硫化砷(As₂S₂),自古為解毒殺蟲要藥。《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寒熱,鼠瘻惡瘡,疽痔死肌,殺百蟲毒」。其辛溫之性能散結滯,溫通血脈,促使毒邪外散;硫化砷成分可抑制微生物與蟲毒活性,減輕局部炎症反應。
- 「細研」強調製法,使藥末極細,易與醋調和,增強皮膚滲透力。
醋少許調敷
- 醋味酸澀,性微溫,能收斂解毒、散瘀消腫。其酸性可助雄黃成分溶出,促進藥效發揮;另能軟堅散結,緩解蟲毒所致之腫硬疼痛。
- 醋與雄黃相伍,一散一收,兼顧解毒與斂瘡,防止毒邪擴散。
三、邏輯推導功效機制
- 殺蟲解毒:雄硫化物可直接破壞蟲毒蛋白質結構,抑制毒素蔓延。
- 燥濕消腫:雄黃溫燥,醋滲濕,合用以減輕咬傷處之濕毒浸淫與水腫。
- 局部刺激性:雄黃外用輕度刺激穴位或患處,激發氣血流通,「以毒攻毒」而收效。
此方簡峻,針對蟲毒外傷而設,體現中醫「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透過局部用藥直折病勢,符合「毒藥攻邪」之治則。
傳統服藥法
雄黃(細研)半兩。
醋少許調敷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八。 組成:雄黃(細研)半兩。 主治:雜蟲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