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地榆丹

DI YU DAN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3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17%
胃經 17%
肝經 16%
大腸經 16%
肺經 15%
小腸經 5%
膀胱經 5%
腎經 3%
心經 0%
膽經 0%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諸惡物。

傳統服藥法

地榆(炙,銼)1分,黃連1分,乾藍葉1分,川升麻1兩,川楝子半兩,苦楝根半兩。消毒止痢。
上為細末,軟飯為丸,如黍米大。
每服10粒,乳食前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地榆性苦酸、寒、無毒。主治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黃連性苦、寒。主治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於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升麻性味辛、甘、微寒。既可升散、又可清泄、升以升散表邪、更長於升舉清陽之氣、多用於氣虛下陷證、泄則以透散之力、達到瀉火解毒的作用。發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於風熱頭痛、麻疹不透。

川楝子性苦、寒、有小毒。主治疏肝泄熱、行氣止痛、驅蟲殺蟲。用於胸脅、脘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頭癬等症。

苦楝皮性苦,寒,有毒。主要功效殺蟲;療癬。主蛔蟲病;鈎蟲病;蟯蟲病;陰道滴蟲病;疥瘡;頭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地榆丹,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張渙方。 組成:地榆(炙,銼)1分,黃連1分,乾藍葉1分,川升麻1兩,川楝子半兩,苦楝根半兩。 主治:消毒止痢。主治:小兒蠱痢。腸中蓄毒,下血如豆汁,或諸惡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黃連升麻散

相似度 57%

刷牙藥

相似度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