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擦牙關方

CA YA GUAN FANG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胃經 20%
脾經 17%
肺經 13%
心經 10%
肝經 10%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腎經 4%
小腸經 3%
大腸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傳統服藥法

大黃5錢,甘松5錢,香附(去毛,酒制)5錢,白芷5錢,生石膏5錢,川椒49粒,綠豆49粒,細辛3錢,青果核18棵(煅),淮鹽8兩(火煅過,絹篩用),牙灰3兩(飛,曬乾)。
固齒,兼去口中氣味。
上為細末,過絹篩,罐貯。
每日清晨以之擦牙。不但永無齒疾,且可白如冠玉。

方劑組成解釋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甘松性味辛,甘,溫。主要功效理氣止痛;醒脾健胃。主脘腹脹痛;食慾不振;牙痛;腳氣,胃痛,胸腹脹滿,頭痛,癔病。

香附性味辛、微寒、無毒。主治行氣解鬱、調經止痛。 用於肝鬱氣滯、胸、脅、脘腹脹痛、消化不良、胸脘痞悶、寒疝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白芷性味辛、溫。主治去風解表、散風、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解蛇毒、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鼻淵、牙痛、白帶、瘡瘍腫痛。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花椒性辛溫,主治溫中止痛、除濕止瀉、殺蟲止癢。用於主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蛔蟲腹痛、嘔吐泄瀉、肺寒咳喘、肺寒咳喘、齲齒牙痛、陰癢帶下、濕疹皮膚瘙癢等症。

綠豆性味甘、寒。主治清熱解毒、消暑。 用於暑熱煩渴、瘡毒癰腫等症。 可解附子、巴豆毒。

細辛性辛、溫、小毒。主治祛風、散寒、溫肺化痰、鎮咳通鼻竅、行水、開竅。治風冷頭痛、鼻淵、齒痛、痰飲咳逆、風濕痹痛。少陰引經藥、治少陰頭痛牙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擦牙關方, 出處:《喉舌備要秘旨》。 組成: 擦牙關方(《喉舌備要秘旨》。)出處:《喉舌備要秘旨》。組成:大黃5錢,甘松5錢,香附(去毛,酒制)5錢,白芷5錢,生石膏5錢,川椒49粒,綠豆49粒,細辛3錢,青果核18棵(煅),淮鹽8兩(火煅過,絹篩用),牙灰3兩(飛,曬乾)。主治:固齒,兼去口中氣味。 。 主治:固齒,兼去口中氣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擦牙固齒散

相似度 53%

開笑散

相似度 53%

禦前白牙散

相似度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