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久近爛腳膏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爛腳所伴隨的熱毒、腫痛、疼痛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促進傷口癒合。
- 涼血生肌,止癢止癢: 冰片能涼血生肌,對於爛腳引起的瘙癢、灼熱等症狀,冰片能有效止癢,緩解不適。
因此,久近爛腳膏中加入冰片,可有效改善爛腳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久近爛腳膏中加入乳香,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爛腳往往伴隨血瘀、腫痛等症狀,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改善局部炎症。
- 生肌斂瘡,促進癒合: 乳香還具有生肌斂瘡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加速潰瘍的修復。對於久近爛腳,長期難以癒合,乳香可以幫助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閉合,改善癒合狀態。
「久近爛腳膏」中加入沒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生肌: 沒藥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久爛的腳部傷口,沒藥可以幫助清除壞死組織,促進新生組織生長。
- 消炎止痛: 沒藥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傷口感染,減輕疼痛。對於腳部潰瘍、感染等問題,沒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之,沒藥在「久近爛腳膏」中起到活血生肌、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治療久爛的腳部傷口。
久近爛腳膏中包含黃連,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作用:
-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味苦,入心、肝、胃經,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抑制感染,消炎止痛,對於爛腳傷口處的細菌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 燥濕止癢: 黃連亦能燥濕止癢,對於爛腳傷口伴隨的濕疹、瘙癢等症狀,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幫助傷口癒合。
因此,久近爛腳膏中加入黃連,可以有效地控制傷口感染,消炎止痛,並輔助傷口癒合,改善爛腳症狀。
在中藥方劑[久近爛腳膏]中,象皮的應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收斂止血、生肌長肉的功效。象皮可以幫助促進傷口愈合,對於治療外傷、潰瘍等問題有一定效果。此外,象皮還能幫助減少組織液滲出,有助於消腫。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久近爛腳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久近爛腳」,即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或外傷感染所致之慢性潰瘍,患處長期糜爛不癒、流膿流水,甚至腐肉不脱、新肌難生者。其功效主要為解毒斂瘡、活血生肌、燥濕止痛,適用於病程日久或新發之腳部潰爛。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蘆甘石(爐甘石)
- 性味:甘平,入肝、胃經。
- 作用:傳統用於收濕斂瘡、消炎止癢,能吸附創面滲液,促進潰瘍乾燥結痂。
- 本方角色:作為君藥,主導斂瘡生肌,改善糜爛滲出。
冰片
- 性味:辛、苦,微寒,入心、脾經。
- 作用:清熱解毒、防腐生肌,有局部鎮痛與抗菌之效,助藥物穿透瘡面。
- 本方角色:佐藥,輔助清熱止痛,穿透藥力。
乳香、沒藥
- 性味:辛、苦,溫,入心、肝、脾經。
- 作用:活血止痛、消腫生肌,能改善局部氣血瘀滯,促進潰瘍周邊血液循環。
- 本方角色:臣藥,協同化瘀生新。
川連(黃連)
- 性味:苦寒,入心、肝、胃經。
- 作用: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針對濕熱穢毒蘊結之潰瘍,抑制感染。
- 本方角色:佐藥,強化清熱解毒之力。
煅象皮
- 性味:甘鹹溫,入脾、肺經。
- 作用:傳統用於斂瘡生肌,尤擅修復皮肉缺損,促進潰瘍癒合。
- 本方角色:臣藥,專助生肌長肉。
九一丹(通常為石膏與升丹比例9:1之外用丹劑)
- 性味:辛、寒,有毒(升丹含汞)。
- 作用:提膿祛腐,殺蟲解毒,針對潰瘍腐肉未脫或膿液稠穢者。
- 本方角色:佐藥,引導祛腐生新。
雄豬油調敷
- 作用:作為基質,滋潤瘡面、緩解乾裂,並助藥物黏附滲透。
三、方劑配伍邏輯
此方以**「清解濕熱」為本,「活血生肌」為標**,標本兼治:
- 攻邪:黃連、冰片、九一丹清熱解毒、祛腐排膿,針對濕熱毒邪。
- 修復:爐甘石、煅象皮收濕斂瘡,乳香、沒藥活血生肌,促進組織再生。
- 載藥:豬油柔潤瘡面,調和諸藥,兼緩刺激。
全方體現「祛腐-解毒-生肌」三步策略,適用於慢性潰瘍之頑固病灶,體現中醫外科「煨膿長肉」之治療思想。
(註:九一丹含微量汞劑,古代外用取其強效祛腐,然現代臨床需權衡利弊。)
傳統服藥法
蘆甘石1錢,冰片5釐,乳香5分,沒藥5分,川連5分,煅象皮5分,九一丹5分。
上為極細末,用雄豬油熬化調攤油紙上。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久近爛腳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久近爛腳膏, 出處:《大生要旨·續編》。 組成:蘆甘石1錢,冰片5厘,乳香5分,沒藥5分,川連5分,煅象皮5分,九一丹5分。 主治:久近爛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