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解急飲」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急症,如發熱、頭痛、目赤腫痛等,菊花能有效清熱解毒,緩解症狀。
- 平肝明目: 菊花亦可平肝明目,對於因肝火上炎引起的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菊花能起到平肝降火的作用,改善視力。
因此,菊花在「解急飲」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平肝明目,有助於緩解急症,恢復身體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解急飲」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丹臺玉案》|孫文胤 的記載,「解急飲」主要用於治療 一切疔瘡。
主治功效分析:
疔瘡是一種發於肌膚體表的急性化膿性疾患,其特徵是瘡形如粟、堅硬根深,狀如釘丁。古文描述的「一切疔瘡」涵蓋了所有類型的疔瘡病症。
治療原理分析:
「解急飲」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毒」和「活血消腫」的原則。
野菊花 是方中的核心藥物。野菊花性味苦、辛、微寒,歸肺、肝經,具有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的功效。中醫認為,疔瘡多因火毒蘊結肌膚所致,野菊花能有效清除體內的熱毒,從而達到治療疔瘡的目的。
滾酒送服。酒具有溫通經絡、行氣活血的作用,與野菊花同用,可以增強藥效,促進藥物快速發揮作用,且酒能散能行,可以幫助散毒熱。
一日連進三服。頻繁服用,能保持藥力持續,加強清熱解毒的效果。
此外,古文中還提到其他外用方法配合治療:
- 馬齒莧 搗爛加醋外敷,馬齒莧同樣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醋也能起到輔助的消腫作用。
- 醬板草 搗爛加醋、鹽外敷,醬板草功效與馬齒莧類似,加鹽可能起到引流排膿的作用。
這些外用方法與「解急飲」內服相結合,可以內外兼治,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解急飲」以野菊花為君藥,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外用方劑,來治療各種疔瘡。此方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以清解火毒為主要治療手段,符合疔瘡的病機。
傳統服藥法
野菊花(搗汁)1盞。
滾酒送下,1日連進3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解急飲,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野菊花(搗汁)1盞。 主治:一切疔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