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子丸

松子丸

SONG ZI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6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肝經 28%
脾經 14%
腎經 14%
大腸經 14%
肺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松子丸方劑中包含松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精氣,潤肺止咳:松子性溫,味甘,入肺、腎經,具有補益精氣、潤肺止咳的功效。其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能滋養肺腎,改善因肺虛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2. 增強藥效,改善口感:松子除了藥用價值外,還具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其香氣濃鬱,口感酥脆,可增強藥丸的口感,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從而更好地發揮藥效。

因此,松子作為藥食同源的食材,在松子丸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補益精氣,又能改善口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松子丸方劑中加入菊花,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 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松子丸常用於治療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眼部疾病,而菊花可以清熱去火,改善眼部炎症,減輕眼部症狀。
  2. 滋陰潤燥: 松子性溫,味甘,滋陰潤燥,但容易燥熱,菊花則可協同松子滋陰補肝,平衡藥性,避免滋補過度而上火。

因此,松子丸方劑中加入菊花,可以起到清熱明目、滋陰潤燥的雙重作用,提升藥效,使療效更佳。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松子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外台祕要》,主治「虛勞百病,絕傷羸瘦」,其核心在於補益精血、填髓養腦。古人視「虛勞」為氣血陰陽俱虧、臟腑衰弱的慢性虛損狀態,常見形體消瘦、精力衰退、早衰等。「絕傷羸瘦」更強調久病耗損或重傷後的極度虛弱。松子丸標榜「益精補腦」「延年不老」,反映其定位為抗衰老、改善虛衰的補養方劑,尤其針對腦力衰退、形體枯槁者,通過滋養精血以恢復生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松子

    • 《神農本草經》載松實(松子)「主風痺,益氣,久服輕身延年」。其性溫味甘,富含脂質與營養,古人認為能潤五臟、充肌膚,通過滋養精血改善虛損。松脂(松香)同源,具「祛風燥濕」之效,製丸時兼收固護之效,助藥力緩釋。
  2. 菊花

    • 《本經》謂菊花「主風頭眩,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其性涼味甘苦,能平肝明目、清熱解毒。在此方中,菊花平衡松子之溫性,防止補益過燥;其「利血氣」特性可疏通氣血,避免滋補壅滯,符合「久服通利」的養生思路。

配伍特點

  • 動靜相兼:松子補養為主,菊花調達為輔,一潤一清,補而不滯。
  • 腦體並治:松子填精補腦,菊花清利頭目,共奏「身輕悅澤」之效,符合道家「形神俱養」理念。

推測作用機理
古人從觀察入手:松樹耐寒長青,聯想其種子可賦人抗衰活力;菊花秋綻,寓「收斂肅降」之力,能調節過亢之陽。二藥相合,可能通過以下途徑起效:

  1. 營養補充:松子脂質與菊花的抗氧化成分(如黃酮)協同,減緩組織衰老。
  2. 微循環改善:菊花促進氣血流通,松子潤養,改善虛勞者的肌膚萎黃與倦怠。
  3. 神經調節:松子補腦、菊花鎮靜,對虛性亢奮或腦力耗損有平衡作用。

此方簡潔體現「補瀉結合」的養生智慧,以平淡之品求長效,契合古代「服食」傳統。

傳統服藥法


松子、菊花各等分。
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百歲以上顏色更少,令人身輕悅澤。
以松脂若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日3次,可至20丸。亦可為散,每服方寸匕,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松子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三。 組成: 松子丸(《千金翼》卷十三。)出處:《千金翼》卷十三。組成:松子、菊花各等分。主治: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百歲以上顔色更少,令人身輕悅澤。 。 主治:益精補腦,久服延年不老,百歲以上顔色更少,令人身輕悅澤。

松子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七。 組成:松子(去皮)1兩,白茯苓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柏子仁1兩,薯蕷1兩,枸杞子1兩,五味子1兩,菌桂1兩,山茱萸1兩,覆盆子1兩,熟乾地黃1兩,澤瀉1兩,女貞實1兩,石南1兩,黃耆(銼)1兩,遠志(去心)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括去皺皮,炙令乾),石斛1兩半(去根,銼),杜仲1兩半(去皺皮,炙令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久服強筋骨,長肌肉,悅澤顔色,延年不老。主治:虛勞百病,絕傷羸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