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雞子膏

WU JI ZI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30

熱/寒比例

(0.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肝經 25%
大腸經 25%
小腸經 25%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雞子膏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以其滋補養生的功效受到廣泛應用。其中輕粉的使用,主要是因為其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輕粉的主要成分為鉛和鋅的氧化物,具有消炎、解毒的功能。在中醫理論中,輕粉被認為能夠幫助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新陳代謝,進而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這對於調理氣血、增強體質具有潛在的益處。

此外,輕粉還能夠幫助改善皮膚狀況,針對一些由內而外的病症,如痤瘡、濕疹等,輕粉可發揮良好的療效。烏雞子膏中添加輕粉,不僅可以增強其滋補作用,還能夠促進皮膚的修復和再生,對於需要調理身體的病患尤為適合。然而,由於輕粉的特性,使用時需特別注意劑量及使用方法,以避免副作用的產生。因此,在製作烏雞子膏的過程中,輕粉的加入是經過慎重考量的,旨在達到最佳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雞子膏」主治功效分析:痔疾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烏雞子膏主治痔疾

治療原理分析:

方中僅有兩味藥物:

  • 沒藥: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古代醫籍常將其用於治療癰疽腫毒、跌打損傷等症,現代研究表明,沒藥具有一定的抗菌、抗炎作用,對於痔瘡的腫痛、出血症狀有緩解作用。
  • 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經、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跌打損傷等症,對於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亦有改善作用。

綜合來看,烏雞子膏以沒藥、麝香二藥合用,旨在通過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來治療痔疾。其藥物組成相對簡單,以外用為主,可以直接作用於患處,起到緩解症狀的作用。

然而,古文中提供的方劑組成與提問中所述的「烏雞子膏」(含輕粉、烏雞肉)並不相符。根據古文內容,只能分析沒藥與麝香合用治療痔疾的原理,而無法分析輕粉與烏雞肉在此方中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沒藥半兩(研),麝香1錢(研)。
用烏雞子1枚,略破頂頭傾出,卻用雞子黃入雞卵內,續入藥末,用黃一處調勻,用紙糊合頂,於飯上炊令熟為度。
分作4服,細咀,食前用麥門冬湯下。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雞子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雞子膏,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七。 組成:烏雞子1個,輕粉半錢。 主治:小兒齁喘。

烏雞子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一。 組成:沒藥半兩(研),麝香1錢(研)。 主治:痔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