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龍膽

WU LONG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5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20%
膀胱經 20%
肝經 20%
大腸經 20%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烏龍膽方劑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燥濕止癢之效。烏龍膽方劑常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皮膚病,白礬可有效抑制濕邪,緩解皮膚瘙癢症狀。
  2. 收斂止痛:白礬亦具收斂止痛之效。對於外傷出血或瘡瘍潰爛等病症,白礬可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在烏龍膽方劑中,白礬可輔助烏龍膽等藥物,加強止痛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龍膽」主治功效分析

古文內容分析

綜合多部古籍,包括《本草單方》、《串雅內外編》、《串雅外編》及《本草綱目》,「烏龍膽」的組成與主治功效如下:

組成:

  • 白礬: 收斂止血、解毒殺蟲。
  • 豬膽: (在方劑中作為載體,並未直接作為藥物使用)。

主治:

  • 一切喉症
  • 喉蛾
  • 喉癰

治療原理分析

「烏龍膽」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白礬的藥理作用。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以抑制喉部炎症反應,減輕紅腫疼痛等症狀。
  2. 收斂燥濕,引涎外出: 白礬的收斂作用可以減少喉部分泌物,並通過刺激唾液分泌,將痰涎引出體外,從而達到疏通喉嚨、緩解症狀的效果。
  3. 以吹喉的方式給藥: 這種方法可以讓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更快速有效地發揮療效。

總之,「烏龍膽」利用白礬的清熱解毒、收斂燥濕的特性,通過吹喉的方式直接作用於喉部病灶,達到治療喉症、喉蛾、喉癰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明礬末(盛豬膽中,風乾,研末)。
每吹1錢。取涎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烏龍膽, 出處:《串雅外編》卷三。 組成:明礬末(盛豬膽中,風乾,研末)。 主治:一切喉症,喉蛾,喉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