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羊腦玉方劑中包含蓮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心安神: 蓮子性平味甘,入心、脾經,具清心安神之效。羊腦玉方劑多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健忘等症,而蓮子可起到清心降火、安神寧心、改善睡眠的作用,與方劑整體功效相輔相成。
- 健脾益腎: 蓮子同時也具健脾益腎之效。羊腦玉方劑中可能還包含其他滋補腎氣的藥材,蓮子則可以健脾胃,促進營養吸收,避免滋補腎氣之藥材過於燥烈,達到平衡的效果。
「羊腦玉」方劑中包含「爐甘石」,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爐甘石性寒,味甘,歸肺、脾經。其能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毒引起的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同時,爐甘石還能燥濕止癢,對於濕疹、皮炎、蕁麻疹等皮膚病引起的瘙癢症狀有緩解作用。
在「羊腦玉」方劑中,爐甘石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夠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目的,從而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羊腦玉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羊腦玉主要用於治療多種眼科疾病,其功效和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主治病症
羊腦玉在古文中被提及用於治療以下眼科病症:
- 內障:包括迎風冷淚、怕日羞明、昏花等症狀。
- 胬肉扳睛:眼球表面生長的贅生物,可能影響視力。
- 赤白翳膜爛弦:可能是指結膜炎、角膜炎等炎症性眼病,伴有眼紅、分泌物增多等症狀。
- 時行火眼:急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症狀包括眼紅、灼熱、流淚等。
- 年久雲翳遮睛:可能是指角膜白斑、白內障等導致視力下降的疾病。
- 肝實眼赤:肝火旺盛導致的眼紅,不伴有明顯疼痛。
- 腎虛迎風流淚:腎陰不足,不能滋養肝木,導致迎風流淚。
- 頭風目昏:頭風病邪侵犯眼目,導致早晨視物昏花的症狀。
治療原理
羊腦玉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臟腑經絡理論,特別是肝腎與眼睛的關係:
肝開竅於目:中醫認為肝臟與眼睛的關係密切,肝的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視力。肝火旺盛(肝實)會導致眼紅、腫痛等症狀,而肝血不足則會導致視物昏花、乾澀等問題。羊腦玉可能通過清瀉肝火或滋養肝血來改善這些症狀。
腎主水,肝腎同源:腎臟負責體內水液的代謝,腎陰充足才能滋養肝木。腎陰不足會導致肝陽上亢,出現迎風流淚等症狀。羊腦玉可能通過滋補腎陰來達到間接滋養肝木的目的。
頭風與陽氣:頭風病多與陽氣失調有關,早晨陽氣不足時症狀加重。羊腦玉可能具有調節陽氣的作用,從而緩解頭風引起的視物昏花。
藥物配伍
古文中雖然沒有明確指出羊腦玉的具體組成,但是提到了羊腦玉常與以下藥物配伍使用:
- 虎液:作用可能包括清熱解毒,治療時行火眼或其它炎症性眼病。
- 鳳麟:用於肝實眼赤或內障等病症,可能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 青龍:用於治療年久雲翳遮睛,可能有退翳明目的作用。
-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作用,可以增強其它藥物的療效,並緩解眼部不適。
- 硃砂:具有安神明目的作用,常與清熱藥物合用。
- 珍珠、琥珀:具有明目退翳的作用,用於治療年久雲翳。
總結
羊腦玉是一種用於治療多種眼科疾病的中藥方劑,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肝腎與眼睛的關係,以及臟腑經絡理論。羊腦玉常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具體而言,羊腦玉可能通過清瀉肝火、滋養肝血、滋補腎陰、調節陽氣等途徑來改善眼部症狀。
傳統服藥法
上好羊腦爐甘石8兩(打如蓮子大,1分重為則。用新銅罐盛入童便,浸49日,濾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咸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為細末,用缸片1大塊,將藥放在上,用硬炭火煅,1柱香久,甘石漸漸轉如松花色,細心謹慎取起,總稱勻分,作4分。1分用童便再煮3次,候乾)。
上藥研細,另用瓷瓶收貯。
點眼。
原書用本方,治內障,迎風冷淚, 怕日羞明,昏花者,須兌虎液、鳳麟、冰片合用;治內障,胬肉扳睛,赤白翳膜爛弦者,須兌虎液、青龍、冰片合舊;治時行火眼、須兌虎液、朱砂合用;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羊腦玉, 出處:《異授眼科》。 組成:上好羊腦爐甘石8兩(打如蓮子大,1分重爲則。用新銅罐盛入童便,浸49日,濾去宿童便,更入新童便煮,1柱香久,咬鹹酸味,不必再煮,又不可煮老,研爲細末,用缸片1大塊,將藥放在上,用硬炭火煅,1柱香久,甘石漸漸轉如松花色,細心謹慎取起,總稱勻分,作4分。1分用童便再煮3次,候乾)。 主治:內障,迎風冷淚,怕日羞明,昏花,或胬肉扳睛,赤白翳膜爛弦;及時行火眼,或年久雲翳遮睛,不能行路,但見人影,如白衣人行,有血根扳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