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獨聖膏中包含爐甘石,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爐甘石為氧化鋅礦物,性寒涼,味甘淡,入肺、脾經。其具有收斂生肌、止癢止痛、消腫退熱等作用,對於濕熱瘡瘍、濕疹、痱子等皮膚病症有顯著療效。
獨聖膏主要用於治療濕疹、皮炎、瘡瘍等皮膚病,而爐甘石的清熱解毒、燥濕止癢功效,正好可以幫助治療這些疾病,因此被列入方劑組成。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獨聖膏]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與古籍記載
獨聖膏的主要成分為爐甘石。根據《絳囊撮要》記載,此方劑原用於治療「臁瘡」,使用方法是將煅過的爐甘石以豬骨髓油調和後外敷患處。書中強調敷藥前需先以防風、荊芥、銀花、甘草等藥材煎湯清洗患處,以加強療效。
主治功效分析
臁瘡: 《絳囊撮要》明確指出獨聖膏為治療臁瘡的「妙方」。臁瘡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症見腿部潰瘍、滲液、疼痛等。爐甘石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散瘀生肌的功效,可有效改善臁瘡的症狀。其收斂創面的作用有助於止住滲液,祛腐生新則可促進傷口癒合。
擴展應用與治療原理:
雖然古籍記載獨聖膏主要用於治療臁瘡,但爐甘石的藥理特性使其具備廣泛的應用潛力。根據爐甘石的功效,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其治療原理:
- 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爐甘石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清除患部之熱毒,並可減輕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炎止痛的目的。
- 散瘀生肌,收斂創面,祛腐生新: 爐甘石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加速組織代謝,達到散瘀生肌的作用。其收斂創面的特性可減少組織液滲出,加速傷口乾燥,而祛腐生新則可促進壞死組織脫落,加速新生組織生長,有利於創面修復。
- 鎮靜安神,殺蟲止癢: 爐甘石的鎮靜作用有助於緩解患部疼痛不適,而其殺蟲止癢的特性,則可減少因局部感染、炎症等引起的瘙癢。
- 消腫散結: 爐甘石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有助於消除局部腫脹,散結解毒。
《楊氏家藏方》的啟示:
儘管《楊氏家藏方》未直接提及獨聖膏,但其提供的治療發背(疔瘡、癰疽)的經驗,可作為獨聖膏療效的佐證。該方中使用牛皮膠、醋煮布等方法,其目的皆在於引流膿液,並配合醋的殺菌作用。這與獨聖膏以爐甘石收斂創面、祛腐生新、消炎止痛的治療原理有異曲同工之妙。這表明,類似的治療思路可以應用於多種瘡瘍疾患,尤其適用於有膿液、紅腫、疼痛的症狀。
總結
獨聖膏以爐甘石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散瘀生肌、收斂創面等多重功效。其主要應用於治療臁瘡,通過爐甘石的藥理作用,改善局部氣血循環、消除炎症、促進傷口癒合。同時,其應用潛力不僅限於臁瘡,基於爐甘石的特性,可擴展應用於其他瘡瘍腫痛之症。結合《楊氏家藏方》的治療經驗來看,獨聖膏的療效可通過引流、清熱、收斂等方法得到加強,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煅)。
以豬骨髓油調搽。先以防風、荊芥、銀花、甘草湯洗淨,後敷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獨聖膏,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爐甘石(煅)。 主治:臁瘡。
獨聖膏,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二。 組成:牛皮膠不拘多少(銼碎)。 主治: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