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蠟礬紙方劑中加入麻油,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潤滑作用: 麻油具有潤滑性,能使藥物更容易附著在患處,並幫助藥物滲透皮膚,更有效地發揮藥效。
二、促進藥效: 麻油能促進藥物吸收,使藥效更佳。麻油本身也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蠟礬紙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散寒,止痛消腫:花椒性溫,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蠟礬紙方劑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跌打損傷等症,花椒的加入可以加強溫經散寒之力,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消散瘀腫。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蠟礬紙方劑中通常會配合其他具有散寒除濕、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的藥材,花椒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互相協同,發揮更好的療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蠟礬紙」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
臁瘡,尤其是氣虛膿多者。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文內容,蠟礬紙治療臁瘡的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 清熱燥濕,消腫止痛:臁瘡多因風濕、濕熱或血氣凝滯所致。蠟礬紙中,花椒溫胃散寒、止痛消炎,可用於治療風濕導致的臁瘡。枯礬具有收斂燥濕、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濕熱所致的臁瘡症狀。
- 活血化瘀,去腐生肌:臁瘡日久,常伴有瘀血阻滯、腐肉難消。蠟礬紙中,槐枝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花椒合用,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瘀血狀態。同時,方中的輕粉也具有去腐生肌的作用,與麻油的潤滑滋養作用相配合,有助於腐肉的去除和新肉的生長。
- 保護瘡面,隔絕外邪:蠟礬紙採用綿紙十二重,並以麻油、黃蠟等浸泡,形成保護膜,可以隔絕外界病菌侵入,減少感染的機會,同時也能保護新生的肉芽組織,促進其健康生長。麻油的潤滑作用,也能減少換藥時的疼痛和損傷。
- 氣虛扶正:對於氣虛膿多者,蠟礬紙尤為適宜。麻油和黃蠟都具有一定的滋養作用,可以輔助扶正,促進瘡面癒合。
總結
蠟礬紙通過清熱燥濕、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保護瘡面等多重作用,達到治療臁瘡的目的。特別適用於氣虛膿多者,能有效改善症狀,促進瘡面癒合。
傳統服藥法
麻油2兩,川椒49粒。
上用慢火煎枯黑,去滓,入槐枝49寸,煎枯黑去滓,入黃蠟1兩,枯礬1錢,輕粉2錢,俟熔化,即用棉紙疊十二重,看瘡大小,剪成方塊,以紙捻釘住,入冷油內滲透,勿使焦黃,取起。
貼時先用槐枝,蔥、椒煎湯洗拭,取前紙貼之,外另用油紙緋絹緊縛,每周時取下近瘡紙一重。候紙取盡,則瘡痊癒,其效如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嗜眠症(嗜睡症)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蠟礬紙,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麻油2兩,川椒49粒。 主治:臁瘡,氣虛膿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