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拔毒膏
QING LIANG BA D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7
熱/寒比例
極寒 (0.06)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100%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清涼拔毒膏中添加麻油,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增強藥效: 麻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可以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拔除毒素。麻油的油脂成分還能促進藥物滲透,更有效地作用於患處。
- 改善藥性: 麻油性溫和,可以緩和一些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藥性過於猛烈,造成不良反應。同時,麻油還能起到潤滑的作用,使膏藥更容易塗抹,避免刺激皮膚。
主治功效
清涼拔毒膏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與組成分析
根據《瘍醫大全》的記載,清涼拔毒膏主要用於治療楊梅瘡,特別是出現爛嘴鼻等症狀時,還可加入龍骨、象皮、血竭、兒茶、琥珀等藥材,增強療效。
清涼拔毒膏的主要成分為:
- 麻油: 根據古籍記載,麻油佔方劑中的主要比例(二斤)。其性味甘、涼,具有滋潤皮膚、消炎止痛的功效。在此方劑中,麻油作為基質,能使藥物更好地附著於患處,發揮藥效。
- 杭粉: 書中提到用量為一斤,經炒製後使用,推測其在此方劑中主要起到收斂、吸附的作用,協助排出毒素。
- 其他草藥: 古籍中雖未明確指出具體的草藥種類,但根據“清涼拔毒”的方名以及楊梅瘡的病機,可以推測其中應包含具有解熱鎮痛、活血化瘀功效的草藥。例如:黃連、黃柏、大黃、金銀花、連翹等,這些藥材常被用於治療瘡瘍腫毒。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古文內容以及中醫理論,清涼拔毒膏治療楊梅瘡的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解毒: 楊梅瘡屬於中醫熱毒範疇,發病與熱毒壅盛、侵襲肌膚有關。清涼拔毒膏中可能含有的黃連、黃柏等苦寒藥材,以及方名中的“清涼”二字,都表明此方具有清熱解毒的主要功效。通過清除體內的熱毒,可以從根本上抑制楊梅瘡的發展。
- 活血化瘀: 楊梅瘡常伴有局部紅腫、疼痛、潰爛等症狀,這些都是血瘀的表現。清涼拔毒膏中可能含有的活血化瘀藥材,例如:大黃、金銀花等,以及“拔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從而減輕紅腫、疼痛等症狀。
- 消炎止痛: 麻油具有滋潤皮膚、消炎止痛的作用,可以緩解患處的疼痛和不適感。
- 收斂生肌: 炒製的杭粉可以收斂吸附毒素,,而古籍中特別提到的加味藥材龍骨、象皮、血竭、兒茶等,都具有良好的生肌斂瘡功效。這些藥物有助於促進潰瘍面的癒合,加速康復。
總結
清涼拔毒膏是中醫治療楊梅瘡的有效方劑,其治療原理主要通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炎止痛、收斂生肌等多個方面發揮作用。方劑以麻油為基質,加入適當的草藥,通過外敷的方式,直接作用於患處,達到治療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清涼拔毒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三十四。 組成:麻油2斤,杭粉1斤。 主治:楊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