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僧散中加入密陀僧,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密陀僧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感染,消腫止痛。金僧散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加入密陀僧能加強此效用,更能針對外感熱毒引起的疾病。
- 燥濕止癢:密陀僧能吸附濕氣,並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熱所引起的皮膚瘙癢、瘡瘍等疾病,加入密陀僧能有效改善症狀,達到止癢消腫的效果。
因此,金僧散中加入密陀僧,有助於提高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相關疾病。
金僧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一、 清熱解毒: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金僧散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等症,冰片可以有效清熱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二、 開竅通竅:冰片可通竅開竅,能治療中風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也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供血,加速傷口癒合。在金僧散中,冰片可以配合其他藥材,達到通竅活血,改善症狀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金僧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結毒、多骨疽、瘡口久爛不斂,或多骨不出、毒不清」,屬中醫外科範疇,專治頑固性瘡瘍。
- 結毒:指濕熱火毒深伏,久而未解,形成頑固潰瘍或腫毒。
- 多骨疽:類似慢性骨髓炎,瘡瘍深蝕至骨,壞死組織(如死骨)滯留難脱。
- 久爛不斂:瘡面反覆流膿、潰爛,氣血虛衰或餘毒未清導致難以生肌收口。
此方外用以「祛腐拔毒」為主,透過局部作用清除壞死組織、抑制膿腐,促進瘡口癒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密陀僧(一兩)
- 性味鹹辛、平,有小毒,傳統用於收濕斂瘡、防腐生肌。
- 成分主要為氧化鉛,具收斂、抑菌作用,能減少瘡面滲液,抑制局部感染。
- 針對「久爛不斂」,其收濕特性可乾瘡止膿;對「多骨疽」,或能輔助腐蝕壞死組織。
冰片(一分)
- 性辛涼,擅長清熱解毒、散鬱火,並能透皮引藥深入。
- 具抗菌、鎮痛效果,緩解瘡瘍灼痛,且其揮發性可能助藥物滲透,加強密陀僧作用。
配伍邏輯
- 祛腐與生肌並行:密陀僧收斂拔毒為主,冰片輔助清餘熱、通滯,防止瘀毒留戀。
- 劑型設計:
- 桐油調塗:桐油黏附性強,能形成保護膜,同時助藥力持久滲透。
- 乾摻:直接敷撒於瘡面,適用滲液少者,加強燥濕斂瘡之效。
潛在治療機理
此方可能透過以下途徑起效:
- 抑菌防腐:密陀僧與冰片協同抑制瘡面細菌生長,減少感染。
- 促進脫腐:密陀僧的氧化鉛成分可能緩慢腐蝕壞死組織,助「多骨」排出。
- 收斂生新:減少滲液後,瘡面漸乾潔,利於後續生肌長肉。
總結
金僧散為外科祛腐拔毒之簡效方,針對毒滯難消、腐肉不脫之頑瘡,以「燥濕—清毒—斂瘡」為核心。雖古代用於重症如多骨疽,然其藥物毒性(如鉛蓄積)需納入現代考量,臨床應參酌當代外科處理原則調整應用。
傳統服藥法
密陀僧一兩 冰片一分上為末。
桐油調塗瘡口;乾摻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骨及軟骨之惡性腫瘤(骨癌)慢性多發性(多病灶性)骨髓炎
相同名稱方劑
金僧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密陀僧1兩,冰片1分。 主治:結毒,多骨疽,爛久不斂,或多骨不出,毒不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