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膽膏

羊膽膏

YANG DAN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肝經 25%
脾經 25%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羊膽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肝經,具有疏風散熱,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羊膽本身亦具清熱解毒之效,二者相輔相成,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熱毒熾盛引起的瘡瘍腫痛,例如癤腫、癰疽、丹毒等。

此外,冰片還有止癢的作用,對於伴隨瘙癢的皮膚病症,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羊膽膏」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1. 痔漏與下疳瘡
    痔漏指肛門瘺管或痔瘡潰瘍,下疳瘡則為外生殖器糜爛性潰瘍(如梅毒初期病灶)。羊膽性味苦寒,傳統認為具清熱解毒、消腫斂瘡之效,蜜糖則能潤燥生肌,二者合用可緩解局部潰瘍與炎症。

  2. 眼痛
    古代以羊膽汁點眼治療目赤腫痛,如《本草綱目》載羊膽「清肝明目」,其苦寒之性可清肝經實熱,緩解因風熱或肝火上升所致的眼疾。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羯羊膽

    • 性味苦寒,歸肝、膽經,主清熱解毒、明目退翳。膽汁含膽酸類成分(如膽鹽),具抑菌消炎作用,適合外用於黏膜或皮膚潰瘍。
    • 在痔漏與下疳瘡的應用中,膽汁直接作用於患處,可能通過抗菌與收斂作用,減少分泌、促進癒合。
  2. 蜂蜜

    • 甘平質潤,能解毒防腐、潤燥止痛。與羊膽配伍,可中和苦寒刺激性,增強潤膚生肌之效,適用於黏膜或皮膚破損。
    • 蜜煮後質地黏稠,形成保護膜,延緩膽汁揮發,延長藥效。

製法邏輯推論

  • 砂器煮半日:以文火慢煮使膽汁與蜜充分融合,並濃縮成膏狀,便於塗敷或點眼。
  • 陰放淨地半日:古代認為此步驟可去火毒(降低刺激性),現代角度或為冷卻固化,使膏體穩定。

綜合機理
此方以「局部外治」為核心,針對熱毒蘊結之證(如潰瘍、眼赤),透過膽汁清熱消炎、蜂蜜保護修復,達到「清熱解毒+潤燥生肌」的協同效果。其效用推測與膽汁的抗菌、抗炎特性,及蜜糖的保濕修復作用相關,符合中醫「寒以清熱,潤以護瘡」的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羯羊膽1個。
入蜜在內,扎住,入砂器內煮半日,取陰放淨地半日。
點眼。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面部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羊膽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六十七引《脩月魯般經後錄》。 組成:羯羊膽1個。 主治:一切眼疾。

羊膽膏, 出處:《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組成:羊膽1枚,片腦末1分。 主治:痔漏,下疳瘡;眼痛。

羊膽膏, 出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錄驗》。 組成:羊膽1枚,豬脂1合,細辛1分。 主治:面皯靤,及産婦黑(黑黽??)如雀卵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