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管方

拔管方

BA GUA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0.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心經 25%
肝經 25%
脾經 25%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拔管方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2. 開竅醒神:冰片芳香走竄,可開竅醒神,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拔管方中加入冰片,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開竅醒神,對於治療相關病症具有重要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方劑分析:拔管方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肛瘍成管」,即現代所稱的「肛瘻」或「瘻管」。古代醫家認為,瘡瘍久潰不癒,膿毒蘊結,形成管道,需以腐蝕、提膿、化腐生新之法治療。此方專為「拔管」而設,透過外用吹入瘻管,達到祛腐化管、促進瘡口癒合之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紫硇砂(4分)

    • 性味鹹苦辛,溫,有毒,能軟堅散結、腐蝕惡肉。
    • 傳統用於消除瘰癧、癰疽瘻管,其腐蝕性可破壞瘻管壁的壞死組織。
  2. 蜣螂(5分)

    • 性味鹹寒,有毒,具破瘀消腫、攻毒通竅之功。
    • 《本草綱目》載其能治「痔瘻出水」,取其走竄之性,深入瘻管,推動藥力。
  3. 紅升丹(4分)

    • 由水銀、火硝、白礬等煉製而成,性猛,有極強提膿祛腐、拔毒生肌之效。
    • 為瘍科要藥,直接腐蝕瘻管內敗壞組織,促進膿液排出。
  4. 冰片(4分)

    • 性辛涼,能散鬱火、透竅止痛,兼防腐生肌。
    • 緩解前三藥的刺激性,並助藥力深入瘻管。

綜合機理:
全方以「腐蝕拔毒」為主軸:

  • 紫硇砂、紅升丹為核心,破壞瘻管結構;
  • 蜣螂輔助穿透,引藥直達病所;
  • 冰片調和藥性,兼顧局部清涼止痛。
    四藥協力,使瘻管內腐肉脫落,膿毒得泄,後續配合生肌收口之劑,可漸癒。

三、推論可能功效
此方適用於「瘻管階段」,針對膿腐未淨、管道未消者,具以下特點:

  1. 化腐拔管:直接腐蝕瘻管壁,促其脫落。
  2. 提膿引流:加速膿液排出,減少毒邪蘊結。
  3. 局部消炎:冰片緩解腫痛,蜣螂抑制瘻管擴展。

因其藥性峻烈,應限用於「瘻管明確」之實證,不可久用或誤施於新鮮創面。

傳統服藥法


紫硇砂4分,蜣螂5分,紅升丹4分,冰片4分。
拔瘡管。
上為細末。
吹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拔管方, 出處:《瘍科綱要》。 組成:有尾五谷蟲。 主治:肛瘍成管者。

拔管方, 出處:《瘍科綱要》。 組成:壁虎尾尖。 主治:拔膿收口。主治:肛瘍成管。

拔管方,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組成: 拔管方(《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組成:紫硇砂4分,蜣螂5分,紅升丹4分,冰片4分。主治:拔瘡管。 。 主治:拔瘡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