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金玉膏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為補血活血之要藥,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細胞生成,並能有效緩解經血不調、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狀。金玉膏作為滋陰補血之方,當歸的加入能更好地達到補血效果。
- 潤燥生津: 當歸具有潤燥生津的功效,能改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金玉膏中常配伍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當歸的加入能加強藥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金玉膏中添加白芷,主要原因如下:
- 消炎止痛: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金玉膏多用於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白芷可有效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活血化瘀: 白芷亦有活血化瘀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營養,加速傷口癒合。對於金玉膏所針對的傷口癒合、組織修復,白芷的活血化瘀作用也起到輔助功效。
金玉膏中添加甘草,主要源於其兩大功效: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金玉膏中可能包含多種藥材,性味各不相同,甘草可起到中和藥性,避免藥物互相剋制,使藥效更穩定發揮。
2. 解毒護胃: 甘草具解毒作用,可減輕其他藥材對胃腸的刺激,保護胃黏膜,避免藥物對胃腸造成損傷,同時也促進藥物吸收。
金玉膏中添加薑黃,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項藥性:
- 活血化瘀:薑黃具有通經活絡、行氣止痛之效,能有效改善血瘀凝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傷口癒合。
- 消腫止痛:薑黃亦具消炎抗菌之功效,能減輕局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並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癒合。
因此,金玉膏中加入薑黃,可發揮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效,達到治療目的。
金玉膏中包含輕粉,其原因主要在於: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等,可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 殺蟲止癢: 輕粉亦有殺蟲止癢之效,能有效抑制皮膚上的寄生蟲,緩解瘙癢症狀,改善皮膚病症。
金玉膏中輕粉的用量需謹慎控制,避免過量使用,以免引起中毒反應。
金玉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金玉膏多用於治療外傷、燒傷、燙傷等,冰片可有效緩解炎症,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 活血化瘀,生肌止癢: 冰片可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同時還能止癢,對於一些伴隨瘙癢的皮膚病,冰片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總之,冰片在金玉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生肌止癢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
金玉膏中加入蜜蠟,主要是利用其潤燥止痛的特性。蜜蠟性涼,味甘,入肺、脾經。其潤滑性可滋潤乾燥的皮膚,緩解因乾燥引起的瘙癢、疼痛等症狀。此外,蜜蠟還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在金玉膏中,蜜蠟的加入,不僅能增強藥物的潤燥效果,更能提高藥物的滲透性,使藥力更易進入肌膚深層,發揮更好的療效。
金玉膏中添加亞麻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腸通便: 亞麻子富含膳食纖維,能吸水膨脹,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泄宿便,緩解便祕症狀。金玉膏作為滋補膏方,常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者,而便祕是常見的伴隨症狀,添加亞麻子可有效改善此問題。
- 滋陰潤燥: 亞麻子性味甘平,入肺、腎經,具有潤肺止咳、滋陰潤燥的作用。金玉膏主要用於滋補氣血、增強體質,亞麻子的潤燥作用能更好地平衡膏方滋補的功效,避免燥熱上火。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金玉膏」
中藥方劑「金玉膏」由當歸、白芷、甘草、薑黃、輕粉、冰片、蜜蠟和亞麻子組成。
當歸的功效
- 補血活血
- 調經止痛
- 止血
- 活血化瘀
- 止咳平喘
白芷的功效
- 發汗解表
- 祛風除濕
- 利水消腫
- 固崩止帶
- 散風寒
- 活絡止痛
- 燥濕
- 排膿
- 止咳化痰
甘草的功效
- 清熱解毒
- 補氣
- 瀉火
- 止咳化痰
- 潤肺
- 生津止渴
- 補血
- 活絡止痛
薑黃的功效
- 破血消癥
- 止血
- 理氣行氣
- 降氣
- 通經
- 活血化瘀
- 利水消腫
- 祛風除濕
輕粉的功效
- 化腐生肌
- 清熱燥濕
- 殺蟲止癢
- 收斂止汗
冰片的功效
- 開竅醒神
- 消炎止痛
- 清熱解毒
- 防腐生肌
蜜蠟的功效
- 補氣
- 養顏
- 潤肺
- 止咳
- 化痰
亞麻子的功效
- 潤腸通便
- 滋陰補腎
- 解毒
- 消腫
總結
中藥方劑「金玉膏」具有風瘙的功效,由多種藥材組成,具有多種功效,可治療多種疾病。
傳統服藥法
當歸身31克,白芷9克,甘草31克,薑黃9克,輕粉6克,冰片3克,白蠟93克(夏)~125克(冬),胡麻油1250毫升。
投前四味藥於麻油內浸三天,以文火炸為微黃,濾滓,再加入白蠟,待化淨,微涼時加入輕粉及冰片即成。外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玉膏性味甘平,有滋膩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口乾、便秘等症狀,應先去醫院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金玉膏。
相同名稱方劑
金玉膏,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當歸身31g,白芷9g,甘草31g,薑黃9g,輕粉6g,冰片3g,白蠟93g(夏)-125g(冬),胡麻油1250ml。 主治:神經性皮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