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花散
JIN YIN HUA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五,名見《普濟方》卷三○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3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金銀花散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是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止咳:金銀花散以清熱解毒為主,而海螵蛸性寒,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可輔助金銀花散清熱解毒,緩解因熱邪入肺所致的咳嗽症狀。
- 收斂止瀉:海螵蛸味鹹,具收斂作用,可收斂止瀉,有助於緩解因熱邪傷及腸胃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因此,海螵蛸的加入,可以增強金銀花散清熱解毒、止咳止瀉的功效,使其更有效地治療熱邪所致的各種症狀。
金銀花散中添加麝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芳香開竅,解毒透疹: 麝香氣味辛香,性溫,走竄力強,能開竅醒神,並能透達肌表,散解毒邪。金銀花清熱解毒,與麝香合用,可增強解毒透疹之力,用於治療熱毒壅滯,疹出不透,神昏譫語等症。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金銀花散中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血脈瘀滯所致的瘡瘍腫痛、乳癰腫痛等症,麝香的加入可加強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炎症消退。
金銀花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之功效。金銀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之效。二者相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尤其適用於熱毒壅盛,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石膏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傷陰所致的口乾舌燥、便祕等症狀。金銀花散中加入石膏,可有效緩解因熱毒耗傷津液而引起的口乾舌燥,同時也能滋潤腸道,促進排便。
主治功效
金銀花散主治功效分析
金銀花散,顧名思義,是以金銀花為主要成分的中藥方劑。從中醫角度分析其主治與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病症
綜合上述古文內容,金銀花散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病症:
- 發背惡瘡、癰疽腫毒、腸癰、乳癰等:包括瘡瘍初起,紅腫熱痛,或焮痛憎寒壯熱,或瘡瘍紫黑疼痛,或膿成不潰等症狀。(參考醫書:《衛生寶鑒》、《外科集驗方》、《外科精義》、《立齋外科發揮》、《外科啟玄》)
- 下疳瘡:一種古代的性病,類似於現代的軟性下疳。(參考醫書:《奇效良方》、《外科集驗方》)
治療原理
金銀花散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托裡排膿等理論。
清熱解毒:
- 金銀花:為君藥,性寒味甘,歸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是治療癰疽腫毒的要藥。(參考醫書:《醫方集解》、《成方切用》、《本草問答》)
- 黃耆:在本方中常與金銀花同用,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托毒、生肌斂瘡的功效,可增強金銀花的清熱解毒作用。(參考醫書:《奇效良方》、《驗方新編》、《外科啟玄》)
- 黃連、黃芩、黃柏等:在一些金銀花散的加減方中,會加入這些苦寒藥物,以增強清熱瀉火、燥濕解毒的功效,特別是針對熱毒熾盛、焮腫熱痛的症狀。(參考醫書:《立齋外科發揮》、《外科啟玄》)
活血化瘀:
- 當歸:常與金銀花同用,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瘡瘍局部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減輕疼痛。(參考醫書:《驗方新編》、《外科集驗方》、《外科啟玄》)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可輔助金銀花、當歸等藥物,加強活血化瘀的作用。(參考醫書:《外科啟玄》)
托裡排膿: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在本方中既能增強金銀花的清熱解毒作用,又能調和諸藥,並能托毒外出,促進膿液排出。(參考醫書:《衛生寶鑒》、《外科集驗方》、《外科精義》、《外科啟玄》)
- 皂角刺、穿山甲:在一些金銀花散的加減方中,會加入這些具有搜風通絡、消腫排膿的藥物,以增強托毒排膿的功效,特別是針對膿成難潰的症狀。(參考醫書:《醫方集解》、《成方切用》、《外科啟玄》)
總結
金銀花散以金銀花為君藥,配伍黃耆、當歸、甘草等藥物,通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托裡排膿等作用,達到治療發背惡瘡、癰疽腫毒、下疳瘡等疾病的目的。其加減方中,常根據病情的不同,加入黃連、黃芩、黃柏、皂角刺、穿山甲等藥物,以增強清熱解毒或托毒排膿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金銀花4兩,甘草1兩(炒)。托里止痛,排膿。
上為粉末。
每服4錢,水、酒各1盞,煎至1盞,去滓,稍熱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金銀花散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是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金銀花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三。 組成:金銀花4兩,甘草1兩(炒)。 主治:托裏止痛,排膿。主治:發背惡瘡。
金銀花散, 出處:《百一》卷十五。 組成:竹蛀屑少許,金花胭脂4個,海螵蛸1個,麝香30文,石膏5文(猛火煅過)。 主治:下疳瘡。
金銀花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金銀花1兩,荊芥1兩,蛇床子1兩,朴消1兩,甘松1兩,白芷1兩,檳榔1兩。 主治:下疳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