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乾脂膏中加入射干,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射干性寒,味苦,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寒性可清熱解毒,適用於溼熱蘊結、毒邪外侵所致的瘡瘍腫毒。而其消腫止痛的功效則可有效緩解因溼熱、毒邪入侵引起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在乾脂膏中,射干與其他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材配伍,協同作用,增強療效,達到治療溼熱蘊結、毒邪外侵所致的瘡瘍腫毒的目的。
乾脂膏中使用豬脂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潤澤滋養:豬脂膏性溫潤,能有效滋潤皮膚,軟化角質,促進組織修復。對於乾燥、粗糙、皸裂的皮膚,豬脂膏能起到很好的滋養作用,緩解皮膚不適。
2. 藥物載體:豬脂膏具有良好的藥物載體特性,可以將其他藥材有效地包裹和滲透到皮膚中,提高藥物的吸收率,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乾脂膏主治「瘟疫,喉閉腫痛」,此症屬外感疫癘之邪,熱毒上攻咽喉,致氣血壅滯,發為腫痛閉塞。古代醫家取其「清熱解毒、消腫利咽」之效,針對急性喉症急治。
- 瘟疫熱毒:疫癘之邪多具火熱性質,射乾苦寒降火,能清解上焦熱毒。
- 喉閉腫痛:豬脂潤燥滑竅,緩解咽喉乾澀;射乾散結消腫,針對局部氣血壅滯。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射乾(1兩)
-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 核心作用:
- 清熱解毒:直折瘟疫熱毒,防止邪熱進一步燔灼咽喉。
- 散結消腫:破血行滯,針對喉閉腫痛之病理產物(如痰瘀熱結)。
- 利咽喉:《神農本草經》載其「主咳逆上氣,喉痺咽痛」,為治喉症要藥。
豬脂(1兩)
- 性味歸經:甘涼,入肺、大腸經。
- 核心作用:
- 潤燥護膜:滋潤咽喉黏膜,緩解熱毒傷陰之燥痛。
- 載藥上行:作為脂溶性基質,助射乾藥效黏附局部,延長作用時間。
- 「噙化」給藥:冷後含服,使藥物徐徐釋放,直接作用於病灶。
三、配伍邏輯與方劑特點
- 寒潤並行:射乾清熱破結為主,豬脂潤燥為輔,共奏「清而不燥、消而不傷」之效。
- 局部靶向:
- 「噙化」之法使藥力直達咽喉,符合「咽喉諸症,需緩圖之」的治療思維。
- 煎後去滓留膏,濃縮有效成分,增強局部滲透力。
- 簡潔峻效:全方僅兩味,藥專力宏,契合瘟疫急症「邪盛病驟」之特點。
四、可能的擴展應用
雖原文主治瘟疫喉閉,然從組成推論,亦可能適用於:
- 非疫性風熱喉痺(如急性咽炎、扁桃體炎)。
- 熱毒初起未潰之喉癰(膿未成時)。
總結:乾脂膏以射乾清熱消腫為君,豬脂潤燥載藥為使,體現「急症外治」與「標本兼顧」的配伍智慧,反映古代對咽喉急症的精準用藥思路。
傳統服藥法
射乾1兩,豬脂1兩。
合煎焦,去滓,冷,噙化棗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乾脂膏, 出處:《松峰說疫》卷二。 組成:射乾1兩,豬脂1兩。 主治:瘟疫,喉閉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