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腫活瘀膏

消腫活瘀膏

XIAO ZHONG HUO Y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8

熱/寒比例

(2.1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2%
心經 22%
脾經 22%
腎經 11%
胃經 10%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消腫活瘀膏中加入雞血藤,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雞血藤性溫,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雞血藤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清除瘀血,舒筋活絡,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因此,雞血藤在消腫活瘀膏中,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發揮更好的療效。

消腫活瘀膏中添加麝香,主要基於其以下特性:

  1. 通竅開竅: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能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對於瘀血阻滯導致的腫痛,有較好的通竅作用,有助於消散瘀血,促進傷口癒合。
  2. 止痛消腫: 麝香具有強烈的止痛作用,能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同時,其活血化瘀的特性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達到消腫止痛的功效。

因此,消腫活瘀膏中添加麝香,旨在利用其通竅開竅、止痛消腫的藥效,達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消腫活瘀膏中添加穿山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 穿山甲性味辛、溫,入肝、胃經,具有通經活絡、消腫止痛的功效。其藥性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可起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祛風除濕,散結消腫: 穿山甲還具有祛風除濕、散結消腫的功效。對於因風濕、寒濕引起的腫痛,穿山甲能起到溫經散寒、化濕消腫的作用,有助於減輕腫脹,緩解疼痛。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消腫活瘀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腰椎結核症」,屬中醫「骨癆」「流痰」範疇,古籍亦稱「龜背痰」。其病機多因正氣虧虛,痰瘀互結,經絡阻塞,化熱釀膿,侵蝕筋骨。臨床表現為腰部腫痛、活動受限,久之可成膿瘍或畸形。此方外敷,以「活血化瘀、清熱消腫」為法,針對局部氣血壅滯、熱毒蘊結之病機,緩解腫痛並抑制病情發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與配伍意義

  • 雞血藤膏(3分)
    性味苦甘溫,專入肝腎,活血補血,舒筋活絡。針對腰椎結核之氣血瘀滯、經脈不通,改善局部血行,緩解僵痛。
  • 麝香(3分)
    辛溫香竄,通行十二經絡,開竅透骨、散結消腫。其穿透力極強,助藥力直達病所,破除深部痰瘀壅滯。
  • 穿山甲(2分)
    鹹微寒,性善走竄,功擅通絡搜風、消腫排膿。針對痰瘀結聚成癰之證,促進腫塊消散或膿液外排。
  • 第一仙丹(3分)
    推測為古方秘製丹劑(或為「黃丹」「紅升丹」之類),具拔毒生肌、化腐消腫之效,用於瘡瘍癰疽。此處借其解毒化瘀之力,抑制結核性病灶腐蝕。
  • 金果欖(2分)
    苦寒清熱,解毒消腫,善治熱毒蘊結之癰腫。與麝香、穿山甲相配,既清熱又散結,防瘀久化熱。

2. 全方作用機理

  • 活血破瘀為本
    以雞血藤、麝香、穿山甲為核心,破除腰椎局部氣血瘀阻,改善微循環,緩解「不通則痛」;穿山甲更針對結核病灶之「痰瘀互結」,防止骨質進一步破壞。
  • 清熱解毒為輔
    金果欖清解熱毒,第一仙丹拔毒化瘀,共制結核化熱蘊毒之病理趨勢,減少炎症滲出與組織壞死。
  • 外敷直達病所
    以蜂蜜調膏,黏附力強,緩釋藥效;麝香引藥透骨,穿山甲助藥穿透,使藥力深入筋骨,發揮局部治療優勢。

三、推論延伸功效

此方雖主治腰椎結核,然其組方思路可類推於其他「痰瘀熱毒交結」之證,如:

  • 深部膿瘍(無名腫毒、附骨疽)
  • 骨關節炎急性發作(瘀熱腫痛)
  • 陳舊性跌打損傷(瘀血化熱)

全方體現「通、消、清」三法並用,契合癆症「本虛標實」中「標急治標」之則,為外治攻邪之峻劑。

傳統服藥法


雞血藤膏3分,麝香3分,穿山甲2分,第一仙丹3分,金果欖2分。
活血化瘀,清熱消腫。
上為細末,過絹羅,兌蜂蜜合膏。
敷腫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消腫活瘀膏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消腫活瘀膏, 出處:《慈禧光緒醫方選議》。 組成:雞血藤膏3分,麝香3分,穿山甲2分,第一仙丹3分,金果欖2分。 主治:活血化瘀,清熱消腫。主治:腰椎結核症。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