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五秀重明丸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明目:菊花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平肝明目的功效。五秀重明丸旨在治療肝腎陰虛、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菊花可清熱瀉火,消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 疏散風熱:菊花還具有疏散風熱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風熱上攻所致的頭痛、眩暈、目赤等症狀。五秀重明丸中加入菊花,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明目止痛的功效。
五秀重明丸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疏散風熱,明目止癢: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解表止癢的功效。五秀重明丸主治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癢痛流淚等症,多因風熱上攻、客於目竅所致。荊芥可疏散風熱,清利目竅,有助於緩解眼部炎症,改善視力。
- 配合其他藥材,增強療效:五秀重明丸中其他藥材如菊花、決明子等,也具有清肝明目、疏風散熱的作用,與荊芥相互配合,可協同作用,增強藥效,更好地治療目疾。
五秀重明丸中加入木賊,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木賊性寒,味苦,入肺、肝經,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促進體內水分代謝。
方劑中使用木賊,主要是針對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症狀。木賊可清熱解毒,消散眼部炎症,同時利尿通淋,改善眼部循環,有助於恢復視力。此外,木賊亦可止血生肌,對於眼部外傷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五秀重明丸中加入楮實,主要是基於其補腎明目的功效。
楮實,又稱構樹果,性甘平,入腎、肝經。其味甘能滋補肝腎,性平能和脾胃,且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如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等,能起到滋養肝腎、益精明目的作用。
五秀重明丸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目昏眼花,視力模糊等症狀,而楮實正好可以補益肝腎,改善視力,故而被列入此方劑之中。
五秀重明丸中加入花椒,主要源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 溫散寒邪: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消腫之效。針對五秀重明丸所治的風寒襲表、頭昏目眩、視物模糊等症狀,花椒可起到溫散寒邪、通經活絡的作用,改善頭部血液循環,緩解眼部不適。
- 驅除蟲毒: 花椒還有殺蟲解毒的功效,可用於驅除體內寄生蟲,預防眼部感染。古人認爲五秀重明丸所治的眼疾可能與蟲毒有關,因此加入花椒來驅除蟲毒,改善眼部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五秀重明丸」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綜合多本古籍記載,「五秀重明丸」主要用於治療以下眼科症狀:
- 翳膜遮睛: 指眼球表面形成翳膜,遮蔽視線,導致視物不清。
- 隱澀昏花: 指眼睛乾澀不適,視物模糊,如同隔著一層霧。
- 常服清利頭目: 表明該方劑可作為日常保健用途,有助於保持頭目清爽,預防眼疾。
治療原理:
「五秀重明丸」由五味中藥組成:菊花、荊芥穗、木賊、楮實子、川花椒。各藥材的功效及方劑的整體治療原理分析如下:
- 菊花(甘菊):
- 《一草亭目科全書》、《衛生寶鑒》、《濟陽綱目》、《醫學綱目》、《証治準繩‧類方》等多本古籍均記載其用量為「開頭五百朵/個」,強調選用初開的花朵,藥效最佳。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平肝明目的功效。
- 用於治療眼科疾病,可緩解眼部紅腫熱痛、翳膜遮睛等症狀。
- 荊芥穗:
- 各古籍記載其用量為「五百穗」,亦強調選用其穗。
- 荊芥穗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癢的功效。
- 應用於眼科,可疏散風熱,改善眼部乾澀、發癢等不適症狀。
- 木賊:
- 各古籍記載其用量為「五百莖/根/節」,並註明「去節」。
- 木賊具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的功效。
- 是治療翳膜遮睛的常用藥,可幫助消退翳膜,恢復視力。
- 楮實子:
- 各古籍記載其用量為「五百粒/枚/個」。
- 楮實子具有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的功效。
- 用於眼科,可滋養肝腎,改善因肝腎虧虛引起的視物昏花。
- 川花椒:
- 各古籍記載其用量為「五百粒」,並註明「開口者」、「炒」、「去目」。
- 川花椒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
- 在「五秀重明丸」中,可能起到溫通經絡、促進眼部氣血運行的作用,並輔助止癢。
綜合以上藥物功效,可以推斷「五秀重明丸」的治療原理主要為:
- 疏散風熱: 菊花、荊芥穗、木賊均有疏散風熱之功,可清除眼部的風熱邪氣,改善紅腫、乾澀、翳膜等症狀。
- 明目退翳: 菊花、木賊具有明目退翳的功效,可針對翳膜遮睛的主要病症,幫助消退翳膜,恢復視力。
- 滋養肝腎: 楮實子可補益肝腎,從根本上改善肝腎虧虛引起的視力問題,並有助於鞏固療效。
- 溫通經絡: 川花椒的溫通作用,可能輔助促進眼部氣血循環,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
總體而言,「五秀重明丸」以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為主,兼顧滋養肝腎,標本兼治,達到治療翳膜遮睛、隱澀昏花等眼科疾病的目的。 同時,其藥性較為平和,亦可作為日常保健之用,有助於清利頭目,預防眼疾的發生。
傳統服藥法
甘菊(開頭者)500朵,荊芥穗500穗,木賊500根,楮實500個,川椒500粒(炒,去目)。
常服清利頭目。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食後細嚼,時時咽下;含化亦得。
忌酒、肉、熱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五秀重明丸,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 組成:甘菊(開頭者)500朵,荊芥穗500穗,木賊500根,楮實500個,川椒500粒(炒,去目)。 主治:常服清利頭目。主治:翳膜遮睛,隱澀昏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