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杏仁飲子中包含杏仁,主要因其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能潤肺降氣,止咳化痰。對於肺熱咳嗽、燥咳、痰多等症狀,杏仁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外,杏仁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便祕患者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杏仁在杏仁飲子中起到重要的藥效作用,是該方劑的主要組成成分之一。
杏仁飲子中加入柴胡,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杏仁飲子主治肺熱咳嗽,而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解表之效,能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疏暢,有助於肺熱消散,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 協同杏仁降氣止咳: 杏仁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作用,柴胡則能協助杏仁降氣止咳,增強其功效,使藥效更顯著。
總之,柴胡在杏仁飲子中扮演著疏肝解鬱、協同降氣止咳的重要角色,提升藥方整體療效。
杏仁飲子中加入紫蘇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散寒,止咳化痰:杏仁性涼,善於降氣止咳,但容易傷肺氣。紫蘇子性溫,能散寒解表,宣肺止咳,與杏仁相配,既能止咳化痰,又能溫肺散寒,避免單用杏仁傷肺之弊。
- 調和氣血,增強療效:紫蘇子入肺經,能行氣活血,配合杏仁,能更好地宣散肺氣,促進痰液排出,提高整體療效。同時,紫蘇子還能促進消化,減輕杏仁的寒涼之性,使藥效更溫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杏仁飲子中加入橘皮,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理氣化痰: 橘皮味辛性溫,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效。與杏仁同用,可增強化痰止咳之效,使痰液易於排出,減輕咳嗽症狀。
二、調和脾胃: 橘皮可行氣消積,有助於脾胃的消化功能,避免杏仁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害,同時也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徹底。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杏仁飲子」主治功效分析
古代功效主治
暴熱嗽。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記載,「杏仁飲子」主要用於治療暴熱嗽。方中四味藥材,針對此病症,分別從不同角度發揮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杏仁: 為方中主藥,其性味甘苦,微溫,入肺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肺化痰之功。針對暴熱咳嗽的症狀,杏仁能有效緩解咳嗽,並通過潤肺作用,改善肺部因熱邪侵襲而產生的燥熱狀態。
柴胡: 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和胃消食之效。在此方中,柴胡主要起到疏解肝鬱的作用。中醫認為,肝氣鬱結可影響肺氣的宣降,從而加重咳嗽症狀。柴胡通過疏肝理氣,有助於肺氣的正常運行,間接達到止咳的效果。同時,柴胡的和胃作用也能改善因咳嗽引起的胃部不適。
紫蘇子: 性味辛,溫,入肺、脾、胃經,具有降氣祛痰、溫腎助陽之功。紫蘇子能夠降逆下氣,消除肺中痰飲,從而減輕咳嗽、氣喘等症狀。此外,其溫腎助陽的作用,有助於增強機體抵抗力,抵禦外邪侵襲。
橘皮: 性味辛、苦,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橘皮能夠理順氣機,幫助脾胃運化水濕,減少痰液的生成。同時,其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進一步清除肺中痰濁,與紫蘇子協同作用,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
綜合以上分析,「杏仁飲子」通過杏仁潤肺止咳、柴胡疏肝解鬱、紫蘇子降氣化痰、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四藥合用,共奏疏散外邪、化痰止咳之功,從而有效治療暴熱咳嗽。
傳統服藥法
杏仁40枚,柴胡4兩, 紫蘇子1升,橘皮1兩。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3升,分3服。常作飲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杏仁飲子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服用。此外,杏仁飲子含有杏仁,有一定毒性,因此不宜過量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杏仁飲子, 出處:《千金》卷十八。 組成:杏仁40枚,柴胡4兩,紫蘇子1升,橘皮1兩。 主治:暴熱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