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米丸
HUANG M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六引《醫學入門》
熱性指數
4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大腸經 20%
胃經 20%
心經 10%
腎經 10%
肝經 10%
肺經 10%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黃米丸中加入巴豆,主要基於其峻下逐水的功效。
巴豆性味辛熱,入脾、胃經,具有瀉下導滯、逐水消腫的功效。對於脾胃濕熱、水腫脹滿、腹痛便祕等症,巴豆能有效瀉下積滯、消腫利水。
然而,巴豆毒性較大,需謹慎使用,並配合其他藥物以緩解其毒性,避免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副作用。
黃米丸方劑中加入陳倉米,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補益脾胃:陳倉米性溫和,味甘,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的功效。黃米本身也具有補脾益氣、健脾開胃的功效。兩者搭配,可以加強補益脾胃的效果,尤其對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 固澀止瀉:陳倉米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以有效止瀉止痢。黃米則能健脾益氣,改善腸道功能,從根本上減少腹瀉的發生。兩者合用,可以更好地固澀止瀉,治療脾虛泄瀉、久瀉不止等症狀。
主治功效
水蠱。
傳統服藥法
乾絲瓜1棒,巴豆肉14粒,陳倉米如絲瓜之多少。
絲瓜去皮剪碎,和巴豆肉同炒,以巴豆色黃為度,去巴豆,又以陳倉米同炒米黃色,去瓜取米,為末,水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以湯送下。數服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腹部腫大
相同名稱方劑
黃米丸,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六引《醫學入門》。 組成:乾絲瓜1棒,巴豆肉14粒,陳倉米如絲瓜之多少。 主治:水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