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玉液丹」方劑中使用硼砂,其原因主要有二: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古籍記載其能「解一切熱毒」,適用於外感熱毒或內熱壅盛所致的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 燥濕止癢: 硼砂亦具有燥濕止癢作用,可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瘡瘍等皮膚病。其能吸附濕氣,並抑制細菌生長,有助於改善皮膚炎症。
然而,硼砂有一定毒性,使用需謹慎,不可過量服用,且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主治功效
玉液丹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病症
玉液丹主治的病症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類:
- 元氣虛損,血氣不足:《太平聖惠方》記載「玉液丹。治男子元氣。婦人血氣。久積虛冷。臍腹疼痛。並宜服之。」,指出玉液丹適用於男女因元氣、血氣不足導致的虛冷、臍腹疼痛等症狀。
- 痢疾:《聖濟總錄》記載「治休息痢,玉液丹方」,並在《經方例釋》中被進一步說明其與硝石、礬石的關係,提示玉液丹可治療痢疾,特別是休息痢。
- 小兒病症:《幼幼新書》提到玉液丹可用於治療小兒慢驚風、天瘹、熱疳、心驚悸等症,以及赤白痢。
- 眼科疾病:《眼科闡微》提及玉液丹可用於治療「眼赤昏,少神采」,並指出其與清痰火的關係,另一處則詳細描述了以五倍子為主藥的玉液丹方劑,用於治療眼科疾病,特別是「時眼害久,有浮翳」。
- 咽喉疾病:《喉科金鑰全書》指出玉液丹可用於治療「風火煽動,內熱熏蒸,咽喉腫痛,一切風火喉蛾、實熱時溫等證」。
- 眩暈、身痛等症:《生生寶錄》提到「天成玉液丹」可「治目眩頭暈口苦,寒熱身痛四肢脹」。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不同的古文記載中可以看出,玉液丹的組成和具體功效會有所差異,但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多個方劑中都包含硼砂、礬石等成分,這些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治療咽喉腫痛、痢疾等症。
- 收斂燥濕:五倍子是玉液丹中常用的另一味藥材,具有收斂燥濕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痢疾、眼科疾病等。
- 溫補元氣,調和氣血:硼砂等成分可能具有一定的溫補作用,有助於改善元氣虛損、血氣不足的狀態。
- 化痰清熱:《眼科闡微》中強調了玉液丹與清痰火的關係,其中包含的川貝母、柿霜等成分具有化痰清熱的功效,有助於治療眼科疾病。
- 滋陰清熱,祛風止痛:《喉科金鑰全書》中的玉液丹則以生地、玄參等滋陰清熱藥物為主,配合祛風止痛的藥物,用於治療風火上攻導致的咽喉腫痛等症。
- 因症加減:不同醫家會根據具體病症,對玉液丹的組成進行加減,例如《生生寶錄》中根據嘔吐症狀加入稻草根,顯示了其靈活應用的特點。
總結
玉液丹是一個具有多種配方的中藥方劑,其主治功效涵蓋了元氣虛損、痢疾、小兒病症、眼科疾病、咽喉疾病等多個方面。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清熱解毒、收斂燥濕、溫補元氣、化痰清熱等作用。不同醫家會根據具體病症對玉液丹的組成進行調整,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白礬2兩(熬令汁枯),硫黃半兩,消石半兩。
上為末,即入砂瓶子內,以炭火熔成汁,取出候冷,更研令細,用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10丸,空心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牙齦潰爛
相同名稱方劑
玉液丹, 出處:《聖惠》卷九十五。 組成:硼砂2兩(細研)。 主治:男子元氣,婦人血氣,久積虛冷,臍腹疼痛。
玉液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七。 組成:白礬2兩(熬令汁枯),硫黃半兩,消石半兩。 主治:休息痢;兼治腸風痔漏諸疾。
玉液丹, 出處:《瘍醫大全》卷十六。 組成:五倍子(揀明淨者,敲作小塊,去淨蟲網蛀屑。用好六安茶泡汁,待溫浸洗,濾去茶汁。再用糟坊白藥丸,研篩拌勻,放瓷器內,棉花覆緊,放于暖處,候生白毛爲度。用篩盛放風日中,曬令極乾,篩淨白毛。如篩不盡,可用布將毛拭淨。淨末)10兩,兒茶2兩,生甘草2兩,蘇薄荷葉1兩,烏梅肉1兩。 主治:走馬牙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