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乳散

玉乳散

YU RU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0.4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腎經 26%
胃經 17%
肝經 9%
心經 9%
膽經 9%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玉乳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乳腺相關疾病的治療。在其組成中包含鉛丹,這使得其成分備受爭議。鉛丹,即鉛的化合物,歷史上被視為一種有效的藥物,具有消腫、止痛的效果。然而,鉛丹的安全性問題不容忽視,鉛屬重金屬,長期內服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鉛中毒,損害腎臟及神經系統。因此,儘管鉛丹在某些方劑中被用來提升療效,現代醫學對其使用持謹慎態度,並提倡停止或減少其使用。

當今中醫在使用傳統方劑時,越來越重視藥材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許多醫師開始尋求替代成分來州利同等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風險。因此,針對像玉乳散這樣的方劑,分析其成分、合理調整配方,將是未來中醫藥發展的重要方向。

玉乳散為一方傳統中藥方劑,其配方中確實包含了豬肉這一成分,這在現代看來或許頗為特殊。據古籍記載,豬肉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取其滋陰潤燥、補益脾胃之效。根據中醫理論,豬肉性平味甘,能滋養陰液、增強體力,適用於體虛乏力、營養不良等情況。在玉乳散的整體配伍中,豬肉與其他草藥相互協調,共同發揮滋補強身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此處使用的豬肉通常需經過特定處理,如清潔或與其他藥材同煮,以確保其藥用價值得到最大發揮,同時避免可能的衛生問題。總體而言,豬肉作為玉乳散的一部分,反映了中醫藥物學中對於食材藥用價值的認識與應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玉乳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玉乳散]主治「洩血痢」,即因濕熱或虛損所致的痢疾伴隨出血症狀。中醫認為血痢多與腸道濕熱蘊結、氣血失和有關,需清熱止血、調和腸胃。此方以「燒熟」製法結合內服,旨在通過溫中兼收澀的方式緩解下痢與血便。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黃丹(鉛丹)
    性味辛微寒,外用多收斂生肌,內服傳統用於鎮驚、殺蟲,少量可澀腸止瀉。其微寒性輔助清腸中伏熱,收澀之性助止血痢,然需注意用量(此方僅1錢),避免鉛毒積蓄。

  2. 白麵(小麥麵粉)
    甘涼,能和中益氣、緩急止瀉。《食療本草》載其「補虛,實人膚體,厚腸胃」,此處用於保護腸黏膜,吸附邪毒,與黃丹配伍減其峻烈。

  3. 精豬肉
    甘平質潤,滋陰潤燥,《本草備要》言其「補腎液,充胃汁」,用豬肉包裹藥物燒熟,可緩解黃丹之燥毒,同時補益因痢疾耗傷之陰血,兼引藥入腸。

  4. 米飲送服
    米湯甘平,善補中氣、和胃腸,助藥力溫和下行,兼防黃丹傷胃。

治療機理推論

此方以「澀中寓清」為原則:

  • 收澀止血:黃丹固澀腸道,止瀉止血,針對血痢急症。
  • 護腸和中:白麵與米飲保護腸胃,豬肉滋養調和,減輕黃丹毒性。
  • 溫通導藥:文武火燒熟法使藥性溫行,助藥效直達下焦,適合寒熱錯雜或久痢虛損之證。

潛在作用方向

從藥物配伍看,此方可能透過:

  1. 收斂腸道過度分泌,減少出血。
  2. 緩解濕熱或虛損所致的腸黏膜損傷。
  3. 調節腸道氣血運行,改善「赤白痢」症狀。

整體而言,[玉乳散]體現「急則治標」思路,以澀止為主,佐以養護,適用於血痢不甚劇而需兼顧正氣者。然其鉛丹成分今已罕用,現代臨床須審慎評估替代方案。

傳統服藥法


黃丹1錢,白麵1錢,精豬肉4兩(作片子,撤藥在內,紙裹了)。
上藥用文武火燒熟,用米飲1大盞同吃。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玉乳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四一另《煙霞聖效方》。 組成:黃丹1錢,白面1錢,精豬肉4兩(作片子,撤藥在內,紙裹了)。 主治:泄血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