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牙石燕子散

LAO YA SHI YAN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0.3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腎經 19%
膀胱經 19%
心經 16%
脾經 8%
肺經 8%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牢牙石燕子散中包含「石燕」的用意,主要來自其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石燕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此方可能用於治療牙齦紅腫、疼痛等症狀,石燕能清熱解毒,消除炎症,緩解疼痛。
  2. 收斂止血,固齒止痛: 石燕同時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牙齦出血、牙髓炎等症,能幫助收斂牙齦,止血止痛,固護牙齒。

因此,牢牙石燕子散中加入石燕,旨在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收斂止血的藥性,達到緩解牙齦炎症、止痛止血、固齒的功效。

牢牙石燕子散中添加大青鹽,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大青鹽性寒,味苦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牙齦腫痛、牙周炎等症狀,大青鹽可以起到消炎止痛的作用。
  2.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大青鹽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以促進牙齦組織的癒合,加速傷口修復。

總而言之,大青鹽在牢牙石燕子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以及收斂生肌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牙齒和牙齦的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牢牙石燕子散中包含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麝香性溫,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牙痛多因風寒濕邪入侵或瘀血阻滯所致,麝香可通經活絡,驅散寒邪,消腫止痛,緩解牙痛症狀。
  2. 開竅止痛: 麝香入心、脾、肺經,可通利血脈,開竅醒神,對於牙痛引起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亦有較好療效。

總而言之,麝香在牢牙石燕子散中起到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和開竅止痛的作用,是該方劑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牢牙石燕子散主治功效分析

本方出自《御藥院方》,作者許國禎,主治牙齒齦肉不固,及腎弱齒疏,或血出侵蝕

治療原理分析

本方由三味藥組成:石燕、大青鹽、麝香。其治療原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

  1. 固齒健齦:

    • 石燕為本方主藥,具有固齒、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將石燕子火燒醋淬七次,再燒一次去除醋氣,意在增強其固齒之效。古代認為牙齒與腎臟關係密切,"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氣充足則牙齒堅固。石燕可能通過補益腎氣,達到固齒的目的。
    • 大青鹽性寒味鹹,入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作用,可以清除齦肉間的熱毒,改善牙齦炎症,使牙齦堅固,從而達到固齒的目的。
  2. 活血止血:

    • 麝香辛香走竄,具有活血化瘀、開竅醒神的作用。牙齦出血、牙齒鬆動常與局部氣血瘀滯有關,麝香能疏通局部經絡,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牙齦組織修復,從而達到止血固齒的作用。
  3. 抑菌消炎:

    • 大青鹽具有一定的殺菌消毒作用,能抑制口腔內細菌的滋生,減少牙齦炎症的發生和發展,從而改善牙齦健康狀態。

綜合來看,本方以石燕固齒為主,大青鹽清熱解毒、殺菌消炎為輔,麝香活血化瘀,三藥合用,共奏固齒健齦、消腫止痛之效。對於牙齒齦肉不固、腎弱齒疏、牙齦出血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石燕子10對(火燒醋淬7遍後,再燒1次,去醋氣,細研),青鹽(研)1錢,麝香(研)1錢。
上藥各為細末。
每用藥半錢,以指蘸藥刷擦牙齦上,合口少時後,用溫酒漱咽,如不欲咽,吐出不用無妨,早晨只用1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牢牙石燕子散, 出處:《禦藥院方》卷七。 組成:石燕子10對(火燒醋淬7遍後,再燒1次,去醋氣,細研),青鹽(研)1錢,麝香(研)1錢。 主治:牙齒齦肉不固,及腎弱齒疏,或血出侵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