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蘆敷方

LI LU FU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2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33%
肺經 33%
肝經
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藜蘆敷方中包含藜蘆,主要原因如下:

  1. 藜蘆的藥性: 藜蘆味苦辛,性寒,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風寒濕痹所致的疼痛,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引起的腫痛,均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因此,將其作為敷方中重要的藥物,可以發揮其消腫止痛的作用。
  2. 外用安全: 藜蘆雖有毒性,但外用敷貼可以避免其毒性透過消化道進入體內,相對安全。且外用可以使藥力集中於患處,更好地發揮療效。

總之,藜蘆敷方中加入藜蘆,是基於其藥性與外用安全性的考量,以達到消腫止痛的治療目的。

藜蘆敷方中加入豬脂膏,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增強藥效:豬脂膏具有潤滑、滋潤、滑利的作用,可幫助藜蘆藥性更好地滲透皮膚,達到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效果。同時,豬脂膏能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避免藜蘆藥性過於強烈而灼傷皮膚。
  2. 提高療效:豬脂膏的黏性有助於藥物敷貼於患處,保持藥效持續作用。豬脂膏能使藥物更好地附著在患處,延長藥物的接觸時間,提升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藜蘆敷方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聖濟總錄》的記載,藜蘆敷方主治「反花瘡」。

治療原理分析

反花瘡,依據文獻描述應是一種皮膚瘡瘍類疾病,可能包含多種病症。藜蘆敷方由藜蘆和豬脂膏組成,其治療原理可從這兩味藥的功效來分析:

  • 藜蘆: 具有殺蟲、解毒的功效。在方劑中主要針對瘡瘍的病因,發揮殺滅病原、清除毒素的作用。可以推測,藜蘆在此方中針對的是造成「反花瘡」的病原體,可能是某些細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 豬脂膏: 具有潤滑肌膚的作用。在方劑中,豬脂膏一方面作為賦形劑,使藜蘆能夠均勻地塗敷於患處;另一方面,其潤滑的特性可能有助於緩解瘡瘍表面的乾燥、疼痛等症狀,促進傷口癒合。

綜合分析

藜蘆敷方以藜蘆的殺蟲解毒為主,配以豬脂膏的潤滑,針對反花瘡的病因和症狀進行治療。其治療原理可以概括為:通過藜蘆清除致病原和毒素,並利用豬脂膏改善局部環境,促進瘡瘍癒合。 《聖濟總錄》中其他與治療反花瘡有關的中藥方劑:

  • 胭脂塗敷方

    • 組成: 胭脂、胡粉
    • 作用: 胭脂與胡粉並無解毒消癰之效,胡粉或為外用收斂。
  • 鵓鴿糞敷方

    • 組成: 鵓鴿糞
    • 作用: 鵓鴿糞或為清熱解毒。
  • 惡實根塗敷方

    • 組成: 惡實根、豬脂
    • 作用: 惡實根本身無清熱解毒之記載,此方或取其根部具有收斂之效。
  • 馬齒莧塗方

    • 組成: 馬齒莧
    • 作用: 馬齒莧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
  • 蜘蛛膜貼方

    • 組成: 蜘蛛膜
    • 作用: 蜘蛛膜有止血生肌之效。
  • 柳枝葉

    • 組成: 柳枝葉
    • 作用: 柳枝葉或具有清熱之效。

無陰挺下脫的古文分析內容。

傳統服藥法


藜蘆(末)2兩,豬脂2兩。上相和調如糊。
塗瘡上,每日3-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子宮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藜蘆敷方,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二。 組成:藜蘆(末)2兩,豬脂2兩。 主治:反花瘡。陰挺下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