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太嶽活血丹方劑中包含皁莢,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 皁莢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皁苷成分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緩解疼痛。
- 行氣消積: 皁莢還具有一定的行氣消積作用,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對於因氣滯血瘀引起的腹脹、便祕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皁莢在太嶽活血丹方劑中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消積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
太嶽活血丹方劑中包含皁刺,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皁刺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皁刺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
- 通經絡: 皁刺能通經絡,舒筋活絡,對於風寒濕痹、筋骨疼痛等症狀,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因此,皁刺作為太嶽活血丹方劑中的一味藥材,其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與方劑整體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絡的功效相輔相成,起到協同作用。
太嶽活血丹中加入黑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通經活絡: 黑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其富含花青素、異黃酮等抗氧化物質,有助於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血瘀消散,進而緩解經絡阻塞所致的疼痛。
- 補腎益氣,固本培元: 黑豆亦具補腎益氣之效,能改善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整體補益作用,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
黑豆在太嶽活血丹中起到輔助作用,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療效。
太嶽活血丹方中加入桑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 桑枝性味苦寒,具有疏風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其有效成分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微循環,從而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2. 祛風除溼: 桑枝還能祛除風溼寒邪,適用於風溼痹痛、關節腫痛等症。在太嶽活血丹方中,桑枝可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活血化瘀、祛風除溼的效果,從而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等疾病。
太嶽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蓖麻,主要基於其兩大藥性:
- 通經活絡: 蓖麻子具有通絡散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經絡瘀阻,促進氣血循環,對於跌打損傷、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 祛風除濕: 蓖麻子性溫,可溫經散寒,祛風除濕,對於風寒濕痺、肢體麻木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在太嶽活血丹方劑中加入蓖麻,能夠發揮其通經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有助於活血化瘀,改善疼痛,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太嶽活血丹方劑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乳香味辛,性溫,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消除瘀血、消腫止痛,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 行氣止痛: 乳香同時具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胸悶氣短、脘腹疼痛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乳香在太嶽活血丹方劑中,發揮了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太嶽活血丹方中含有墨,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 墨汁由松煙等製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古代醫家認爲,墨能入血分,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 引藥入絡: 墨汁性寒,能引藥入絡,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在太嶽活血丹方中,墨與其他活血化瘀藥材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治療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太嶽活血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活血化瘀、通經止痛。其組成中包含硇砂,這是因為硇砂(又名硝石)在中醫理論中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的功效。硇砂性寒,能夠有效地降低體內的熱毒,協助調理肝氣,對於因血瘀引起的各類症狀,如疼痛、水腫等,有顯著的療效。
此外,硇砂的特殊性質使其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從而提升方劑的整體功效。在配方中,硇砂可以與其他活血化瘀的藥材形成協同作用,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更有效地達到活血和化瘀的目的。因此,硇砂在太嶽活血丹中不僅增添了藥物的功能,也提升了整體方劑的穩定性和治療效果。
太嶽活血丹中加入醋,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增強藥效: 醋具有酸性,能軟化堅硬的藥材,使其更容易被身體吸收。同時,醋也能促進藥物的穿透力,使藥效更有效地發揮作用,例如促進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 改變藥性: 醋能改變部分藥材的性味,使之更適合治療某些疾病。例如,醋能減弱藥材的燥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過度的刺激。
主治功效
太岳活血丹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分析
主治功效
根據《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和《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的記載,太岳活血丹主治功效廣泛,涵蓋內外傷損、瘀血疼痛、肢體不利、婦科諸疾等多種病證。具體如下:
- 外傷內損: 跌打損傷、金創、狗咬蟲傷、驢撲馬墜等導致的手足傷折、瘀血疼痛等。
- 瘀血疼痛: 腹中瘀血刺脅築心、走注疼痛等。
- 肢體不利: 左癱右瘓等肢體活動障礙。
- 癰腫痔漏: 癰腫、痔瘡、漏瘡等外科疾患。
- 婦科諸疾:
- 冷氣入腹,血脈不通:寒邪侵襲導致的腹痛、月經不調等。
- 產後敗血灌注四肢:產後惡露不盡,瘀血阻滯經絡導致的四肢疼痛、麻木等。
- 吹奶腫痛:乳癰初起,乳房紅腫熱痛。
- 血氣撮痛:氣血瘀滯導致的疼痛。
治療原理
太岳活血丹的組方以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為核心,兼顧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滋陰補虛等多重功效。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乳香、細墨、蓖麻仁: 為方中主要活血化瘀藥物。乳香辛香走竄,既能活血又能行氣,為傷科要藥;細墨經過特殊炮製,增強活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蓖麻仁則具有活血散瘀、消腫排膿的作用。
- 皂角刺: 辛溫通散,具有活血消腫、排膿托毒的功效,與活血藥配伍,增強通經活絡、消腫止痛之效。
- 花桑枝: 活血通絡,祛風除濕,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等。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
- 皂角刺: 兼具清熱解毒之功,可治療癰腫瘡毒。
- 皁莖: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可治療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等。
滋陰補虛:
- 黑豆: 具有滋陰補腎、利水消腫的功效,可滋補因傷損或產後耗傷的陰血。
- 亂髮: 經過炮製後,具有止血、生肌的作用,與滋陰補虛藥配伍,有助於傷口癒合和身體康復。
行氣導滯:
- 乳香: 兼具行氣作用,有助於氣血運行,促進瘀血消散。
配伍特點:
- 醋製: 方中多味藥物採用醋製,如皂角刺、花桑枝、細墨等,醋製可增強藥物的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 酒煎: 服用時以酒煎服,酒能行藥勢,助藥力,增強活血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 外用: 除內服外,還可將藥物塗抹於患處,內外合治,增強療效。
綜上所述,太岳活血丹通過活血化瘀、通經止痛、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滋陰補虛等作用,達到治療外傷內損、瘀血疼痛、肢體不利、婦科諸疾等目的。其組方嚴謹,配伍精妙,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上藥為末,入乳香膏內為丸,如彈子大。如乳香膏少,更入醋煮面糊。
痛甚者每服1丸,輕可者服半丸,用無灰酒1盞,乳香1豆大,先磨香盡,次磨藥盡,煎3-5沸,臨臥溫服,以痛處就床臥。如欲出汗,以衣被益覆,仍用藥塗損處。婦人諸疾,更用當歸末1錢,依法
忌一切動風物,有孕者莫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但孕婦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服用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太岳活血丹, 出處:《局方》卷八。 組成:亂發2斤(皂角水淨洗,曬乾,用清麻油2斤,入砂鍋內炒,頻以手拈看,脆亂如糊苔即止,不可令炒過),栗楔(謂栗3顆共1球,其中有扁薄者是,去殼,薄切,日乾)1斤,皂角刺(燒通紅,米醋內淬,焙)1斤,大黑豆(以濕布揩去塵垢,退黑皮,焙乾)1斤,花桑枝(如臂大者,炭火燒,煙盡,米醋淬,取出,焙)1斤,蓖麻仁(别研,塗墨)3兩,乳香(好者,細研,入米醋1碗,熬令熟香)4兩,細墨半斤(一半用蓖麻仁3兩,乳鉢爛研,塗墨上,塗盡,用薄紙裹,以黃泥固濟,日乾,以火50斤鍛令通紅,放地上。盆蓋,出火氣,兩飯久。一半用硇砂2兩醋化,塗墨上,灸乾),硇砂(光淨者,醋化,塗墨上)2兩。 主治:男子婦人外傷內損,狗咬蟲傷,驢撲馬墜,手足傷折,一切疼痛,腹中瘀血刺脅築心,及左癱右瘓,走註疼痛,癰腫痔漏,婦人冷氣入腹,血脈不通,産後敗血灌註四肢,吹奶腫痛,血氣撮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