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子湯

LUO BO ZI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3.0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50%
脾經 50%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蘿蔔子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食積、脹氣等消化系統相關的疾病。其組成成分中包含胡蘿蔔子,這主要是因為胡蘿蔔子在中醫學中被認為具有良好的消食化積、順氣降逆的功效。胡蘿蔔子性溫、味辛甘,歸脾、胃經,能幫助消化,促進腸胃蠕動,對改善因飲食過量或食物難以消化所導致的脹滿不適有很好的效果。此外,胡蘿蔔子還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可以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廢物。蘿蔔子湯中的其他成分,如炒萊菔子等,也同樣具有消食導滯的作用,與胡蘿蔔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療效。總體而言,胡蘿蔔子作為蘿蔔子湯的重要成分之一,對於增強該方劑的消化功能以及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狀起到了關鍵作用。

主治功效


蘿蔔子湯主治功效分析

主治症狀:

蘿蔔子湯主要針對**「積年上氣喘促,唾膿血不止,而氣實者」**。

治療原理:

從方劑組成來看,蘿蔔子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1. 降氣化痰: 古文資料中多次提到蘿蔔子湯可以與其他方劑搭配使用,治療如:蠱脹、疳勞諸積、食積、氣喘等症狀。蘿蔔子本身具有消食導滯、降氣化痰的功效,能夠消散胸腹間的積滯,減輕氣機壅塞。
  2. 針對「氣實」: 方劑明確指出適用於「氣實者」,這表示本方主要針對因痰濁、食積等實邪壅滯於肺,導致肺氣上逆的喘促。而古文資料中也提到其有「破氣」之效,進一步證明其針對實證的治療方向。
  3. 消食導滯: 蘿蔔子本身有消食導滯的作用, 古文資料中也提及可以搭配治療食積, 粉面積等症狀, 故可以推測蘿蔔子湯對於食積導致的相關症狀也有一定效果.
  4. 作為藥引: 古文資料中多次提到蘿蔔子湯可作為其他藥物的藥引,例如在《經驗丹方匯編》和《瘍醫大全》中, 蘿蔔子湯被用來送服不同藥物以治療各種疾病, 說明蘿蔔子湯具有良好的導引藥效和調和諸藥的作用。

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蘿蔔子湯的主要功效是降氣化痰、消食導滯,主要針對因痰濁、食積等實邪壅滯於肺,導致肺氣上逆的喘促症狀,尤其適用於氣實者。同時,它也常作為藥引,協助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蘿蔔子。
催吐。
上搗碎。
以溫湯和攪,取淡湯徐徐飲之,少頃即當吐出,即有吐不盡者,亦必從下行矣。可代瓜蒂三聖散之屬。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氣喘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蘿蔔子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組成:蘿蔔子1合。 主治:積年上氣喘促,唾膿血不止,而氣實者。

蘿蔔子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蘿蔔子。 主治:催吐。主治:邪實上焦,或痰,或食,或氣逆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