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備金散

羅備金散

LUO BEI JI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偏熱 (1.5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肝經 30%
心經 10%
肺經 9%
胃經 9%
三焦經 9%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羅備金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羅備金散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等症,香附可緩解經期疼痛,改善氣血運行,達到止痛的效果。
  2. 調和脾胃: 香附還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可改善脾胃功能,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從而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改善月經不調等症狀。

總之,香附在羅備金散中起到行氣止痛、調和脾胃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婦女經期不適,改善整體身體狀況。

羅備金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如下:

  1. 活血化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之效。羅備金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
  2. 補血養血:當歸為補血良藥,能改善氣血不足,增強體質。跌打損傷後,患者常伴隨氣血虧虛,當歸可補充氣血,促進傷口癒合,恢復體力。

因此,羅備金散中加入當歸,既可活血化瘀,又能補血養血,有利於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治療目的。

羅備金散中含有五靈脂,其作用主要為:

  1. 活血止痛:五靈脂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與羅備金散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2. 祛風除濕:五靈脂亦有祛風除濕之效,與羅備金散中其他藥材如獨活、秦艽等相輔相成,可有效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症狀,使患者疼痛緩解,活動自如。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羅備金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

此方載於古代醫籍,主治「婦人血崩不止」,屬婦科急症。血崩成因多與「氣滯血瘀」「衝任不固」相關,症見經血非時暴下、量多難止,血色紫暗夾塊,伴小腹脹痛。方以「行氣活血、化瘀止血」為法,冀氣行則血順,瘀去則新血歸經。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香附子(四兩,炒)

    • 為君藥,辛香通行,專入肝經三焦,炒用兼能止血。
    • 功能疏肝解鬱、理氣調經,《本草綱目》謂其「治婦人崩漏、帶下,為氣病之總司」。氣機暢則血行有序,氣順則崩漏自緩。
  2. 當歸尾(一兩二錢)

    • 為臣藥,歸尾善破血逐瘀,性走而不守。
    • 針對血瘀崩漏,活血中寓止血之意,使瘀血去而新血生,配合香附增強行氣活血之效。
  3. 五靈脂(一兩,炒)

    • 為佐使藥,炒用減其峻性,入肝經血分。
    • 《本草經疏》言其「能行血止血」,化瘀止血並行,尤善治「瘀阻胞宮」之崩漏,與當歸尾協力化瘀通絡。

配伍特點
全方以「氣血並調」為核心:香附主氣分,當歸尾、五靈脂主血分,三者合用,使「氣行血活、瘀散血止」。更以「醋湯調服」,醋味酸收,既可緩急止痛,又能引藥入肝經,增強收澀止血之力。

推論延伸
此方證當見「血色紫暗、小腹刺痛拒按、舌黯有瘀斑」等瘀象,若屬「氣虛不攝」或「血熱妄行」之崩漏則非所宜。其治崩邏輯體現「通因通用」之旨,透過行氣活血以達止血目的,反映中醫「治病求本」的辨證思維。

傳統服藥法


香附子4兩(炒),當歸尾1兩2錢,五靈脂1兩(炒)。
行氣。
上為細末。
每服5錢,空心醋湯調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如果有出血傾向者,應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羅備金散, 出處:《準繩·女科》卷一。 組成:香附子4兩(炒),當歸尾1兩2錢,五靈脂1兩(炒)。 主治:行氣。主治:婦人血崩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