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備金散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具有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功效。備金散主治疝氣疼痛,香附能疏通氣血,緩解因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調和脾胃: 香附能理氣健脾,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進一步改善疝氣患者的體質,提高治療效果。
因此,香附在備金散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既能止痛,又能調和脾胃,為治療疝氣提供良好的輔助作用。
備金散中包含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備金散主治婦女血虛、經閉、痛經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可以改善這些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 活血化瘀:備金散中也常含有活血化瘀的藥材,如川芎、赤芍等。當歸與這些藥材搭配使用,可以更好地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所導致的經閉、痛經等症。
備金散中加入五靈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五靈脂性溫,味辛,歸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備金散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五靈脂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舒筋活絡:五靈脂還有舒筋活絡的作用,可以改善跌打損傷造成的筋骨疼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促進傷患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備金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婦人血崩不止」,屬中醫「崩漏」範疇。血崩指月經非時暴下、量多如注,多因氣滯血瘀、衝任不固所致。方中三藥協力,以疏肝行氣、活血化瘀、止血定崩為核心,使瘀去新生、血歸經絡而崩止。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香附(四兩,炒)
- 為君藥,性辛微苦,主入肝經,炒用兼入脾。其力擅疏肝解鬱、理氣調經,氣行則血行,可解肝鬱導致之氣滯血瘀。血崩因氣機逆亂者,香附能調暢氣機,間接固攝血液。
當歸尾(一兩二錢,炒,用尾)
- 當歸尾偏活血破瘀,炒用減其潤性,專注化瘀。其性溫,既能活血以去胞宮瘀滯,又可溫經止血,契合「瘀血不去,新血不得歸經」之病機,達「通因通用」之效。
五靈脂(一兩,炒)
- 生用活血,炒用止血。此處炒用,取其化瘀兼止血之特性,直達血分,散瘀結而止崩漏。與當歸尾相配,增強去瘀生新之力,使血止而不留瘀。
全方配伍邏輯:
- 氣血同治:香附理氣為主,氣暢則血活;當歸尾、五靈脂活血為輔,瘀去則血安,三者共奏「調氣以和血,活血以止血」之效。
- 動靜結合:香附動而散滯,當歸尾、五靈脂動中寓止(炒製),既防香附過散,又防血止留瘀,形成動態平衡。
- 肝脾同調:香附疏肝,當歸尾和血養肝,五靈脂入肝經血分,兼顧脾之統血(炒香附入脾),從肝脾兩臟調節血脈運行。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針對「氣滯血瘀型血崩」,推測病機為情志鬱結→肝氣不舒→血行不暢→瘀阻胞宮→血不歸經。方中以醋湯送服,醋味酸入肝,既可助香附疏肝,又能收斂止血,增強藥效。全方通過理氣活血,使瘀滯得消、氣機得順,則崩漏自止,體現中醫「通因通用」之治法。
傳統服藥法
香附4兩(炒),當歸尾1兩2錢(炒,用尾),五靈脂1兩(炒)。
上為末。
每服5錢,醋湯調,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備金散, 出處:《衛生寶鑑》卷十八。 組成:香附4兩(炒),當歸尾1兩2錢(炒,用尾),五靈脂1兩(炒)。 主治:婦人血崩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