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發灰膏

亂發灰膏

LUAN FA HU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極寒 (0.0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胃經 33%
腎經 33%
肝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亂髮灰膏」中加入「血餘炭」的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血: 血餘炭性寒,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幫助止住頭皮傷口流血,並減少頭皮屑的產生,有效改善因頭皮發炎而引起的頭屑、脫髮等問題。
  2. 清熱解毒: 血餘炭能清熱解毒,對於因熱毒引起的頭皮發炎、毛囊炎等問題,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促進頭皮健康,有助於頭髮生長。

「亂髮灰膏」中加入「豬脂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潤澤滋養,促進頭髮生長: 豬脂膏具有滋潤、滑潤的特性,可有效改善頭皮乾燥,並促進血液循環,為頭髮提供營養,促進頭髮生長。
  2. 藥物載體,提高藥效: 豬脂膏可以作為藥物的載體,將其他藥材成分包覆,使藥物能更好地附著於頭皮,並緩慢釋放藥效,達到治療效果。

此外,豬脂膏性質溫和,適合用於頭髮護理,不易刺激頭皮,對改善頭髮問題有較好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亂發灰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治「濕瘑瘡,積年不癒,四邊肉青起」。

  • 濕瘑瘡:即濕瘡(濕疹)或慢性潰瘍,屬濕邪蘊結皮膚所致,表現為瘡面滲液、糜爛、瘙癢,久不癒合。
  • 積年不癒:強調病程纏綿,反覆發作,多因氣血虛弱或邪毒深伏。
  • 四邊肉青起:瘡周皮膚呈青色,可能為氣血瘀滯、血行不暢之象,或局部組織壞死後色澤改變。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亂發灰(血餘炭)

  • 性味功效:苦、澀,微溫,歸肝、胃經。具收斂止血、化瘀生肌、解毒療瘡之效。
  • 在本方作用
    • 促進瘡面收斂,減少滲液。
    • 活血化瘀,改善局部氣血瘀滯(針對「肉青」)。
    • 古代認為髮為血之餘,燒灰後能引血生肌,助創面癒合。

2. 蛇蛻灰

  • 性味功效:甘、鹹,平,歸肝經。具祛風解毒、殺蟲止癢、退翳生肌之效。
  • 在本方作用
    • 祛風濕毒邪,緩解濕瘡瘙癢。
    • 促進死肌脫落,幫助新肉生長(「蛻」象徵去腐生新)。
    • 與亂發灰協同,增強化腐生肌之力。

3. 豬脂

  • 性味功效:甘、涼,無毒,潤燥、解毒、緩和藥性。
  • 在本方作用
    • 潤澤瘡面,防止燥裂,改善慢性潰瘍乾燥。
    • 作為賦形劑,使藥末黏附患處,延長藥效。
    • 傳統認為動物油脂能「引藥透膚」,助藥力滲入。

4. 先導洗劑(曲末、石灰湯)

  • 曲末(酒麴):含酵素,可能具輕微化濕、去垢作用。
  • 石灰湯:燥濕殺蟲、收斂瘡面,但需注意濃度(古方多用陳石灰緩和刺激性)。
  • 洗瘡目的:清潔瘡面、祛除濕毒,為後續塗藥創造條件。

三、組方邏輯與整體治療思路

  1. 去腐生新
    • 亂發灰、蛇蛻灰均為「灰藥」,煅燒後增強收斂性,吸附滲液,同時活化瘀血(青肉),推動瘡面更新。
  2. 潤燥解毒
    • 豬脂調和灰藥之燥性,避免過度乾澀;其涼潤之性兼能緩解毒熱。
  3. 內外合治
    • 先以曲末、石灰湯外洗,祛表層濕毒;再用膏劑深入作用,標本兼顧。

四、適用病症推衍

此方適合慢性濕疹、頑固性皮膚潰瘍,特徵為:

  • 瘡面濕潤、色黯、周邊青紫(血瘀濕滯)。
  • 久治不癒,正虛邪戀,需溫和刺激生肌。

五、配伍特色

  • 灰藥與油脂結合:收斂不傷正,潤澤不助濕。
  • 「以灰治瘡」的傳統思維,反映古代對「煅炭存性」藥性的經驗總結。

(分析依古籍記載,未摻入現代醫學觀點)

傳統服藥法


亂發灰1分,蛇蛻灰1分,豬脂1兩。
上為細末。
以脂調如糊,先用曲末1升、石灰湯2升,攪和令勻,洗瘡了,塗敷瘡上,每日3-5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亂發灰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四。 組成:亂發灰1分,蛇蛻灰1分,豬脂1兩。 主治:濕瘑瘡,積年不癒,四邊肉青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